1 |
李秀珍;微波对脑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5期 |
2 |
单联喆;郭红刚;杨建一;边思成;杨宇君;;彗星实验检测2种细胞DNA损伤方法[J];毒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
3 |
桂炳东,胡龙华,贾坤如,徐建民;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在肠球菌流行病学分型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检验;1999年01期 |
4 |
薛艳芳;杨维东;刘洁生;;钇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3期 |
5 |
崔金山,张黎,陈晓冬;应用SOS显色试验监测工业废水的遗传毒性[J];癌变.畸变.突变;1991年02期 |
6 |
鲁慧;梁超轲;;氟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2年06期 |
7 |
罗宏志,朱篷弟,许如华,程捷,赵小东,王介东;释放左旋十八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对子宫内膜DNA含量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
8 |
王维,赵影,黄晓沐,王志强,杨志平;巢湖水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6期 |
9 |
张新旺;杨建一;杜圣家;;SCG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用于遗传毒性检测的比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0 |
杨建一;郭红刚;马红莲;;丙烯酰胺的遗传和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11期 |
11 |
王杰;陈忠林;关伟;;离子液体BMIBF_4毒理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4期 |
12 |
吴永旭;孙琦;冯若波;张牧;;乳蛋白肽粉剂遗传毒性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4期 |
13 |
张涛;迟晓星;于利民;姜莹;;大豆异黄酮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14 |
李庆;杨颖;李欣;陈美芬;郑穗生;;姜黄素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7期 |
15 |
吴向东;氢醌的毒理学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4年06期 |
16 |
李晓燕,高蔚,陈秀娜;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遗传毒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年01期 |
17 |
吴萍,苏忆兰,张杰,林素艳;汽车尾气颗粒物的遗传毒性及其毒作用机理的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0年02期 |
18 |
黄毅娜;徐培渝;焦春丽;;辐射羊膜的遗传毒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4期 |
19 |
郭媛媛;朱心强;;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年05期 |
20 |
张崇华;闫海;刘晓慧;李百祥;;哈尔滨市不同水源生活饮用水遗传毒性比效[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