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作为抗感染药物的开发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Cathelieidin是主要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类结构多变的抗微生物肽,因在表达的信号肽与成熟肽间含有一高度保守的Cathelin肽段而自成一家族,成熟抗菌肽位于前体分子的C-末端,具有很高的变异性。由于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耐药病原微生物的迅速增长,因此现在亟待开发出新型抗生素来对付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抗菌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生物体产生的抵御外源性感染的内源性物质,历经数百万年而很少产生耐受性,具有作用迅速、强大、广谱等特点。最近,我们率先从国产眼镜蛇科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中以及两栖类大蹼铃蟾中首次得到了两栖爬行动物的Cathelicidin抗菌肽编码基因,并以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为模板进行了抗感染药物的开发研究。材料和方法:以螺旋轮作图法为指导,天然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为模板,化学合成了多个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的衍生物。采用常规方法对它们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机制及结构-功能关系进行研究,为该类分子的潜在临床应用打下基础。结果和结论:1)两栖爬行动物来源的Cathelicidin抗菌肽结构高度保守,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许多临床耐药微生物也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包括大肠杆菌临床耐药株、绿脓杆菌临床多药耐药株、产气杆菌临床多药耐药株及阴沟杆菌临床多药耐药株;2)两栖爬行动物来源的Cathelicidin抗菌肽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以及溶血活性,同时,在高的盐浓度以及血浆存在下也保持其抗菌活性,显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提供了临床抗感染药物筛选的优良先导结构;3)天然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对其抗菌活性无太大影响,但显著增强其细胞毒性,C-末端氨基酸残基对上述二种活性无显著影响;4)电镜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作用机制主要以孔道形成的方式破坏细菌的膜结构,两栖爬行动物Cathelieidin抗菌肽是否同时作用于细菌内的特异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5)通过结构优化,结合活性测定,已得到比天然两栖爬行动物来源的Cathelicidin抗菌肽(34肽)短14个氨基酸残基的优化结构(20肽),为该类分子的成药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
|
1 |
安春菊,盛长忠,李德森,杜荣骞;一类潜在的新药——抗菌肽[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09期 |
2 |
冯兴军,王建华,单安山;抗菌肽Lactoferricin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
3 |
周义文;生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2期 |
4 |
徐恒卫,孙兰,刘景生;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7期 |
5 |
林克江,刘智华,尤启冬;α、β多肽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3年05期 |
6 |
周洪福,孟阳春;猪小肠抗菌肽杀菌机理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年02期 |
7 |
韦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
8 |
王偕秀,王伯瑶,王问秋;兔中性粒细胞抗菌肽提取物杀白色念珠菌活性观察[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2期 |
9 |
松崎胜巳,郑年新;作用于生物膜的抗菌肽的分子学作用机制和有关膜识别的物理化学研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8年02期 |
10 |
韩献萍;张卫民;吴小兵;齐凤菊;彭朝晖;黄自然;李文楚;陈凤珍;;蚕抗菌肽对阴道毛滴虫的杀灭作用[J];广东蚕业;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