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岳武,陈维民,刘大林,康亦强,张敬源,郑如晃,周材恭;福建省马尾松群体和个体遗传变异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2 |
谭著明;如何判定人工林分的造林年限[J];湖南林业;1994年01期 |
3 |
费树军;“谷落矮”型林分的特征及其预防改造措施[J];内蒙古林业;1994年04期 |
4 |
王鸿哲,李孟楼,张学武,焦爱叶;生物多样性评判林分抗虫性研究方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5 |
翁国庆;林分动态生长模型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1996年04期 |
6 |
马阿滨,薛茂贤,尹淑清,边德印;低产林的评价及改造效果[J];林业科技;1996年03期 |
7 |
聂江城,李英,李在春;落叶松优良种源树木的林分特征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1999年01期 |
8 |
何富广,蔡贤茹,杨殿发;林分生长量生长模型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4年Z1期 |
9 |
辉朝茂,杨宇明;天然大节竹林群落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7年03期 |
10 |
张振芬,李善文,吴德军,乔玉玲,宗成伦,张洪斌,杨耀长,张声凯,肖春利,聂洪国,迟晓燕;黑松林分球果、种子性状变异及苗期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0年S1期 |
11 |
杨永祥;云南松林分与小蠹虫的竞争状态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2000年03期 |
12 |
林昌庚;森林分子林木一般树高级表的编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00期 |
13 |
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郑家聚,王原来;马尾松木材性状在林分间和林分内个体间的变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
14 |
孙振清;关于人工同龄纯林林分经营水平评价方法的探索[J];河北林果研究;1988年01期 |
15 |
王占利,陈玉山,宋福宁,赵全义;大兴安岭岭南三局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模拟[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6年03期 |
16 |
马阿滨,尹淑清;次生低产林分改造──四、低产林的评价及改造效果[J];林业科技开发;1998年01期 |
17 |
邓晓华,张广福,张怡春,李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
18 |
铁玲,杨燕琼,勾啸,赵石杰;基于RS、GIS的林分龄组分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
19 |
张少昂;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和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20 |
Tabbush P·M;郝文康;;美国西加云杉的林分郁闭——疏开木冠幅与胸径的关系[J];华东森林经理;198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