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科技金融形成过程及其空间效应——以无锡新区为例
【摘要】:科技金融是伴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化、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而逐渐产生的新生事物。本文以中国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一无锡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科技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锡新区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化与完善三个阶段。股权投资平台、债券投资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逐步建立,伴随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自主创新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与发达国家不同,政策是推动无锡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政策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科技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现有的政府主导模式有逐渐向市场主导模式演进的趋势。此外,社会因素和本地产业特性对科技金融体系的也有一定影响,并在科技金融资源的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科技金融体系形成之后,在无锡新区产生了一系列的空间效应,在空间形态上,出现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产业服务联盟、科技支行和小贷公司等新空间载体,促进了商业中心的产生;在产业空间上,产业结构向轻型化转变,出现了综合性产业社区和专业性产业小区等新产业空间;在人口和社会上,大量以高技术人才为主的人口向新区流动,同时新区由单一功能园区向具有城市综合职能的新城转型。研究结果丰富了科技金融的理论,并为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实践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