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砷的分布特征
【摘要】:为了解太湖水体砷的分布特征,于2009年春季(5月份)和秋季(9月份)分别在太湖进行定点采样;在整个太湖范围共采集17个点的水样,每个点取上下层水,现场测定水理化性质,过滤(0.45μm),并用砷分离柱分离三价砷。样品带回室内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仪测定。初步结果表明:1)水体水温,pH,Eh等理化性质存在季节性差异,但上下层水理化性质一般相差不大;春季上层水平均水温26.1℃、pH 8.24、Eh 299.5 mV,春季下层水平均水温25.6℃、pH 8.24、Eh 286.1 mV,秋季上层水平均水温28.5℃、pH 8.54、Eh 266.3 mV,秋季下层水平均水温28.2℃、pH 8.53、Eh258.3mV;春季水温和pH低于秋季,而Eh高于秋季。2)太湖水体砷含量季节性差异较大,春季水体总砷和三价砷均显著高于秋季水体;春季上层水总砷为19.23±14.7μg/L,三价砷为3.98±1.8μg/L,而秋季上层水总砷为3.98±1.8μg/L,三价砷为0.65±0.8μg/L;春季下层水总砷为19.32±13.8μg/L,三价砷为1.91±1.6μg/L,秋季下层水总砷为3.71±1.4μg/L,三价砷为0.51±0.5μg/L;3)太湖水体上下层之间三价砷含量变动很大,而过滤水总砷含量在上下层之间变化则相对较小;4)空间上北太湖比南太湖水体砷含量高,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5)水体三价砷所占过滤水总砷的比例秋季高于春季,春季约为26%,秋季约为45%。
|
|
|
|
1 |
孙勤枢;朱军;刘安华;陈钟道;侯士峰;;环境水体中痕量三价砷和总砷的快速测定[J];济宁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2 |
;砷的价态分析 水中三价砷和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0年Z1期 |
3 |
陈锡钧,齐玉梅,姜宝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价与五价砷[J];硫酸工业;1981年06期 |
4 |
吴钟珩,谢重阁;土壤和植物中总砷、无机砷及有机砷的测定方法[J];农村生态环境;1990年02期 |
5 |
陈一非;水中微量砷测定的进展[J];环境科学;1989年05期 |
6 |
沈东升,何增耀,吴方正;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价态转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5期 |
7 |
郑菊珍;光线对Ag-DDC法测定总砷的影响[J];中国环境监测;1997年02期 |
8 |
张延,杜珊;应用AFS-230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砷[J];水资源保护;2002年02期 |
9 |
杨林;张洪波;曹建新;;硅锰渣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
10 |
董永刚;曹建新;刘飞;张煜;;电石渣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
11 |
王里奥,陈萌;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
12 |
刘子靖,张万峰,李亚男;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总砷的测定[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
13 |
鲁晓勇,张德,朱小燕;燃煤发电厂粉煤灰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4期 |
14 |
黄汉青;麦东毅;;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砷[J];环境;2006年S2期 |
15 |
罗立群;孙娟娟;;某粉煤灰漂珠的若干理化性质测定分析[J];中国矿业;2007年12期 |
16 |
肖萌芳;周劲韧;;九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能源;2008年01期 |
17 |
张世军;;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效益初探[J];干旱环境监测;2010年01期 |
18 |
陈浩;雷坤平;马春兰;高素芳;;石河子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
19 |
宋立明;李艳琴;;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及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
20 |
张菊;邓焕广;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姚春霞;;上海郊区小城镇街道灰尘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