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基于1987、2000和2007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将皇甫川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为:林地、灌丛、草地、耕地、沙地、裸砒砂岩、城镇用地和水体8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域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采用价值量评价法,提出适合于我国皇甫川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分析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在数量及时间上变化明显,1987~2007年间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巨大,林地和耕地有所增加,草地大幅减少,代之以城镇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急剧减少。皇甫川流域生态服务价值从81.2亿元减少到38.4亿元,并且其缩减的幅度在变小。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强烈干扰,使得原生典型草地植被破坏殆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生态服务价值从6.4亿元减少到4.4亿元;水体的生态服务单价为2448.6万元·km~(-2)·a~(-1),在生态服务价值体系中权重较大,其服务价值从63.8亿元减少到13.6亿元。由于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林地的服务价值增加了4.8亿元;1987~2000年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3亿元。此后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试点进行,2000~2007年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又减少到1.5亿元。各种造林方式的实施使得林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提高,共增加了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