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中孔结构调控研究
【摘要】:研究了油茶果壳经水蒸气活化后,浸渍磷酸再活化对活性炭中孔结构调控的影响,制备出中孔丰富的活性炭.实验结果显示:820℃下制备的水蒸气法油茶果壳活性炭以微孔为主,BET比表面积1 076m~2·g~(-1),总孔容积0.81 m~3·g~(-1),微孔率63%,中孔率(33%),亚甲基兰吸附力180 mg·g~(-1),碘吸附值1 012 mg·g~(-1);水蒸气法油茶果壳活性炭经800℃下磷酸再活化后,可明显增加BET比表面积(1608 m~2·g~(-1))和总孔容积(1.17 m~2·g~(-1)),尤其对中孔率(61%)的发展更有效,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微孔(37%),显示出更高的亚甲基兰吸附力(330 mg·g~(-1))和碘吸附值(1 326 mg·g~(-1))。
|
|
|
|
1 |
乔文明,宋燕,尹圣昊,持田勲;通过再活化浸渍金属盐的活性炭来发展中孔结构(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5年03期 |
2 |
崔苗;李凤艳;孙桂大;张玲玲;赵天波;;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微孔-介孔分子筛的合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
3 |
乐琳;张哓鸣;;一种通过纳米粒子的组装制备基于二氧化铈中孔材料的简易方法(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
4 |
黄小建;张渊;戴启武;陈晓蓉;;自组装中孔BCN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5 |
印友法;朱翼汉;;炭—石墨材料的孔结构——孔结构测试分析技术[J];炭素技术;1993年06期 |
6 |
李颖;黄正宏;康飞宇;李宝华;;以超临界和亚临界水活化掺金属化合物的酚醛树脂制备球形活性炭(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0年02期 |
7 |
敬登伟,张耀君,延卫,郭烈锦;Ni掺杂中孔TiO_2的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8 |
汪颖军;刘进祥;靳丽丽;张志秋;刘丽莹;;WO_x催化剂上正庚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7年02期 |
9 |
胡兆麟;尚鸿艳;陈颖;周幸福;;基于片状前驱体组装中孔NiO微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0 |
张雪红,罗来涛;纳米中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5年01期 |
11 |
施治国,冯钰锜,达世禄,王忠华;合成条件对硅胶整体柱中孔结构的影响[J];分析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
12 |
陈君华;张平;吴俊;伏再辉;;索氏抽提对HMS合成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3 |
陈君华;王飞;丁志杰;陈忠平;张平;吴俊;伏再辉;;六方中孔硅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4 |
张引枝,樊彦贞,贺福,王茂章,张碧江;添加剂种类对活性炭纤维中孔结构的影响[J];炭素技术;1997年04期 |
15 |
齐利民,马季铭;超分子模板法合成层状中孔结构氧化铝[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4期 |
16 |
水玲玲,郑利强,刘少杰,陈华,李干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1年02期 |
17 |
刘子玉;魏迎旭;齐越;刘中民;;后处理法合成高热稳定性的中孔Ti-P-Al材料[J];催化学报;2006年11期 |
18 |
廖世军,季山,简弃非,王乐夫,Vladimir Linkov,Leslie Petrik;具有中孔结构的SO_4~(2-)/Zr-HMS型固体超强酸的合成和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3期 |
19 |
王文宝,陆诚,杨平;TiO_2中孔分子筛的合成与X射线衍射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6期 |
20 |
王芳超;高官俊;胡瑞生;杨绪壮;苏海全;;炭载体对乙炔氢氯化反应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