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成就与前景
【摘要】:正一、本学科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口、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人口的增长,工业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这些危机严重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安全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分类号】:P575
|
|
|
|
1 |
詹秀春,罗立强,李迎春,唐力君,李东;关于CCSD主孔4820~4930m井段气体异常的初步解释[J];中国地质;2005年02期 |
2 |
李圣强,孙青,罗立强,詹秀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流体异常与其附近2次M_L3.9级地震的关系[J];中国地质;2005年02期 |
3 |
唐力君;李迎春;王健;张保科;李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现场实验室采样及样品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06年05期 |
4 |
孙青,李圣强,罗立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地下流体特征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步研究[J];地震;2005年01期 |
5 |
杨胜洪;陈江峰;屈文俊;杨刚;杜安道;;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e-Os“年龄”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7年01期 |
6 |
梅燕雄,毛景文,李进文,杜安道;安徽铜陵大团山铜矿床层状矽卡岩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2005年04期 |
7 |
聂凤军;张万益;杜安道;江思宏;刘妍;;内蒙古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2007年04期 |
8 |
张勤;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的54种指标配套分析方案和分析质量监控系统[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
9 |
李冰;;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论评;2006年06期 |
10 |
陈懋弘;毛景文;屈文俊;吴六灵;Phillip J.UTTLEY;Tony NORMAN;郑建民;秦运忠;;贵州贞丰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床含砷黄铁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7年03期 |
|
|
|
|
|
1 |
曾庆栋;刘建明;褚少雄;付国立;于文斌;李泽明;高玉友;李元九;孙燕;周伶俐;段晓侠;张松;王永彬;;西拉沐伦成矿带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与钼成矿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2 |
Franco Pirajno;;Re-Os and ~(40)Ar/~(39)Ar ages of the Jiguanshan porphyry Mo deposit,Xilamulun metallogenic belt,NE China,and constraints on mineralization event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3 |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Aolunhua porphyry Mo-Cu deposit,northeast China,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4 |
;Metal deposits in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NE China:styles,characteristics,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5 |
Franco Pirajno;;Zircon U-Pb age,Hf isotopes and geochemistry of Shuichang Algoma-type banded iron-formation,North China Craton:Constraints on the ore-forming age and tectonic setting[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6 |
邱庆伦;卢书伟;任建德;方怀宾;;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巴彦毛敦地区成矿远景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
7 |
马旭东;张巍;秦正;张画眠;;小秦岭金钼共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步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
8 |
徐建昌;王社全;;河南省灵宝大湖金矿金钼关系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
9 |
张志刚;;加速溶剂萃取-双ECD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氯联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
10 |
袁士松;葛良胜;路彦明;郭晓东;王美娟;;地幔流体参与哀牢山成矿带金成矿作用的碳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
|
|
|
|
1 |
邓晋福,吴宗絮;下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事件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J];安徽地质;2001年02期 |
2 |
邰圣扬;冷原子吸收法测汞的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3 |
于恩平;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处理多氯联苯污染物[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4 |
鲍长利,程信良,郭旭明;涂钼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镓、铟和铊[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5 |
朱赖民,金景福,何明友,胡瑞忠,刘显凡;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深部物质来源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6 |
王登红,杨建民,闫升好,陈毓川,徐珏;四川牦牛坪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动力学[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7 |
陈践发,李春园,沈平,应光国;煤型气烃类组分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研究[J];沉积学报;1995年02期 |
8 |
张同伟,陈践发,王先彬,邵波,李春园;天然气运移的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J];沉积学报;1995年02期 |
9 |
黄志龙,柳广弟,郝石生;东方1-1气田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1997年02期 |
10 |
王屿涛,蒋少斌;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及成因分析[J];沉积学报;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