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
【摘要】:正华夏地块出露较少的前寒武纪地质体,它们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西北-西南、和江西东部的武夷地区,广东西南-广西东南的云开地区以及南岭地区。详细的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的这些基底变质岩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区和南岭-云开区。武夷区存在由古元古代(天井坪组)岩石形成的核,且大多数基底变质岩中都包含新太古代锆石,
|
|
|
|
1 |
赵风清;华夏地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年代构造格架[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9年02期 |
2 |
沈渭洲;;华夏地块基底变质岩同位素年龄数据评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
3 |
于津海;王丽娟;周新民;蒋少涌;王汝成;徐夕生;邱检生;;粤东北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时代[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4 |
廖群安;李德威;袁晏明;储玲林;卢炼;;西藏高喜马拉雅定结和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古元古花岗质片麻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12期 |
5 |
魏震洋;于津海;王丽娟;舒良树;;南岭地区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2009年01期 |
6 |
旷红伟;金广春;刘燕学;;吉辽地区新元古代臼齿构造形态及其研究意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S2期 |
7 |
庞保成,王丽娟;云开地块归属问题的讨论[J];地学前缘;2000年01期 |
8 |
王丽娟;于津海;O’Reilly S.Y.;Griffin W.L.;孙涛;魏震洋;舒良树;蒋少涌;;华夏南部可能存在Grenville期造山作用:来自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信息[J];科学通报;2008年14期 |
9 |
王淼;舒良树;;武夷山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
10 |
于津海;王丽娟;O’ReillySY;舒良树;孙涛;;赣南存在古元古代基底:来自上犹陡水煌斑岩中捕虏锆石的U-Pb-Hf同位素证据[J];科学通报;2009年07期 |
11 |
沈渭洲,凌洪飞,李武显,黄小龙,王德滋;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01期 |
12 |
关俊朋;何斌;李德威;;庐山地区星子群碎屑锆石SI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3期 |
13 |
沈保丰;翟安民;杨春亮;;古元古代-中国重要的成矿期[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0年04期 |
14 |
沈其韩,耿元生,杨崇辉,王新社,吴春明;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主要新进展[J];地层学杂志;2004年04期 |
15 |
王艳华;沈长江;牛继辉;钟卫士;秦洪莲;姜福平;;吉南光华岩群地层特征及区域对比[J];吉林地质;2005年04期 |
16 |
陈富文;梅玉萍;李华芹;;鄂东丰山矿田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
17 |
张丽娟;马昌前;王连训;佘振兵;王世明;;扬子地块北缘古元古代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11年01期 |
18 |
赵风清,金文山,甘晓春,孙大中,王祖伟;华夏地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特征以及深部地壳性质[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5年03期 |
19 |
许德如,范蔚茗,梁新权,唐红峰;海南岛元古宙变质基底性质和地壳增生的Nd、Pb同位素制约[J];高校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
20 |
赵葵东;蒋少涌;姜耀辉;刘敦一;;湘南骑田岭岩体芙蓉超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6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