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主要新进展[J];西北地质;2005年03期 |
2 |
徐杰,马宗晋,陈国光,龚再升,邓起东,高祥林,张功成,蔡东升,张进,赵俊猛;根据周围山地第四纪地貌特征估计渤海第四纪构造活动幕的发生时间[J];第四纪研究;2005年06期 |
3 |
于浦生;李荣社;计文化;杨永成;孟勇;赵振明;陈守建;;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J];西北地质;2007年04期 |
4 |
陈浩;李勇;;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贾建称;李建伍;王根厚;李秋实;于海量;;索曲流域现代河流阶地对南羌塘陆块新构造运动的反演[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6 |
尹成明;李伟民;R.Andrea;刘永江;陈元忠;巩庆林;;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5期 |
7 |
徐锡伟;于贵华;马文涛;林传勇;Yann Klinger;Paul Tapponnier;;昆仑山地震(M_w7.8)破裂行为、变形局部化特征及其构造内涵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07期 |
8 |
周文孝;葛梦春;于庆文;李超岭;赵温霞;谢德凡;;基于数字剖面的河流阶地与新构造运动研究——以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河流阶地为例[J];地质通报;2008年07期 |
9 |
王臣;;青藏高原北部板块构造地球物理特征[J];青海国土经略;1991年02期 |
10 |
陈炳蔚,王彦斌,左国朝;青藏高原北部地体划分及其构造演化[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S2期 |
11 |
吴珍汉,江万,毕思文,张淑坤,毛毅,Peter Blisniuk,Olaf Kuchel;用ESR测年方法测定青藏高原北部双湖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J];地质学报;1999年03期 |
12 |
赖绍聪;伊海生;林金辉;;青藏高原北羌塘新生代火山岩中的麻粒岩捕虏体[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
13 |
李保华,伊海生,王成善,时志强,林金辉,赵兵,黄继钧,李奋其;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中麻粒岩包体特征及其成因[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年04期 |
14 |
高红山,潘保田,邬光剑,李吉均,李炳元,Douglas Burbank,业渝光;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
15 |
姚志强;新构造运动在黄河中游河流阶地形成中的作用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
16 |
郑度;姚檀栋;;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
17 |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任收麦;吴光大;李伟民;刘欢;郭新转;;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06年02期 |
18 |
李光涛;陈国星;苏刚;杨攀新;;滇西地区怒江河流阶地、夷平面变形反映的第四纪构造运动[J];地震;2008年03期 |
19 |
罗国富;赵卫明;盛菊琴;马禾青;;青藏高原北部中强以上地震震兆异常的分级特征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02期 |
20 |
周保;彭建兵;张骏;;青海省活动断裂带分布发育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