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
【摘要】:正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位于东特提斯构造域的中段,夹于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板块结合带之间,被视为研究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关键地区。笔者根据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地区工作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就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其成矿效应进行初步讨论。冈底斯构造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班公湖-江特提斯主洋盆向南俯冲的影响,在中生代时期发育有典型的多岛弧盆系统,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班公湖-怒江
|
|
|
|
1 |
郝天珧,魏蕾,高星;关于盆地分析思想的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2期 |
2 |
刘铁树,王俊兰;莺歌海盆地演化及天然气分布[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4年06期 |
3 |
曾允孚,刘文均;右江盆地演化与层控矿床[J];地学前缘;1995年04期 |
4 |
张峰;唐菊兴;陈洪德;杨长青;李陵;范小华;陈生华;陈文彬;解惠;;兰坪盆地演化与盆内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2010年02期 |
5 |
潘葆芝;薛林福;;分数维及其在测井地质解释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2年03期 |
6 |
MarkPerson;孙家振;;大陆裂谷盆地演化的流体驱动力动态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5年02期 |
7 |
汤良杰,金之钧,张明利,张兵山,由福报,骆静;柴达木震旦纪—三叠纪盆地演化研究[J];地质科学;1999年03期 |
8 |
丁丽荣,柳忠泉,雷敏,裴磊;合肥盆地演化及构造样式[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3期 |
9 |
佟卉;李桂范;向淑敏;田庆丰;;中生代大杨树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0 |
杨攀新;高战武;张俊;;江汉盆地构造模式和演化及其与中强地震关系研究[J];地震;2009年04期 |
11 |
龙汉春;黄河地洼列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远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8年04期 |
12 |
李勇;J.H.Trexier;S.P.Nitchman;;内华达东中部安特勒前陆盆地演化与层序地层学[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2年02期 |
13 |
魏永佩,刘池阳;位于巨型走滑断裂端部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2期 |
14 |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郑德顺;侯旭波;;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3期 |
15 |
李金良;刘东周;;前陆盆地成因、演化、结构、充填及后期改造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6 |
陈均亮;吴河勇;朱德丰;林春华;于德顺;;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J];地质科学;2007年01期 |
17 |
王卓卓;陈代钊;汪建国;;广西南宁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2007年02期 |
18 |
田望学;张汉金;李雄伟;龚志愚;李正华;;鄂西南二叠系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2期 |
19 |
李孙雄;陈沐龙;周进波;曾雁玲;莫位明;;海南岛中部古生代沉积盆地格局及其演化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年02期 |
20 |
钟广见;吴能友;林珍;姚永坚;易海;;南海东北陆坡断裂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J];中国地质;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