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分析烃类包裹体组分时的误区
【摘要】:正 激光拉曼光谱是已发展起来的对单个流体包裹体不加破坏进行分析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基于激光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后,改变原有入射频率的一种分子联合散射光谱(McMillan,Hofmeister,1988)。当一束特定波数(ν_0)的单色光照射到被研究的物体时,一部分被透射、一部分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被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与入射光波数ν_0相同的光谱外,还包含有一系列波数为ν_0±△ν_i),的光谱成分,其中△ν_i(cm~(-1))即为拉曼位移。△ν_i并不受的ν_0影响,而仅取决于物质分子的振动能级,因此利用物质分子基团的差异,可以获得不同的拉曼光谱,从而达到鉴定和研究物质分子基团的目的(Roberts,Baettie)。现在国内很多学者利用拉曼分子微探针(LRM)测定单个包裹体内气液相中各类分子基
|
|
|
|
1 |
冯常茂;牛新生;吴冲龙;;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下组合含油气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8年02期 |
2 |
张鼐;田作基;冷莹莹;王汇彤;宋孚庆;孟建华;;烃和烃类包裹体的拉曼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7期 |
3 |
杨群,王怡林,李朝真,周凌云;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2年05期 |
4 |
常象春,张金亮,毛凤鸣;苏北永安构造戴南组气藏烃类包裹体研究及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4年04期 |
5 |
赵俊康;孙景贵;门兰静;陈雷;;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3期 |
6 |
胡凯,Ronald W.T.Wilkins;激光拉曼光谱碳质地温计——一种新的古地温测试方法[J];科学通报;1992年14期 |
7 |
张蓓莉,高岩,奥岩;翡翠及相关玉石饰品的矿物组成及含量激光拉曼光谱无损分析[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1年01期 |
8 |
刘劲松;马昌前;王世明;陈玲;李民;;麻江古油藏原生水晶中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6期 |
9 |
陈全莉;袁心强;贾璐;;台湾蓝玉髓的振动光谱表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6期 |
10 |
陈勇;ERNST A.J.Burke;;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原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J];地质论评;2009年06期 |
11 |
沈阳;顾雪祥;章永梅;刘丽;;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铀矿地质;2010年03期 |
12 |
翟继红,冯有利,郑辙,郭延军;古代碳化稻谷的微结构特征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蔡逸涛;倪培;沈昆;朱筱婷;黄苏锦;张秀昌;徐积辉;;江西东乡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5期 |
14 |
倪培;王一刚;;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实验研究[J];岩石学报;2007年09期 |
15 |
杨惠民;;包裹体类型和成分特征在油气运移研究和油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赤水气田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03期 |
16 |
倪培;孟凡巍;;碳酸盐岩中烃类包裹体的人工合成实验研究[J];岩石学报;2008年01期 |
17 |
李茹;葛云锦;陈勇;周瑶琪;周红建;;储层石英生长影响因素的实验证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8 |
李伟,付建奎,瞿辉;台北凹陷三叠系鄯深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
19 |
葛云锦;陈勇;周瑶琪;周振柱;;不同油水比条件下人工合成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特征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
20 |
毛毳;陈勇;周瑶琪;王有智;周俊辉;;储层烃类包裹体类型识别与PVT模拟方法[J];岩矿测试;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