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
【摘要】: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系统描述储层宏观非均质体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整套储层划分为岩相段、单砂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建筑结构单元、内部非均质等6个描述层次,并对砂体井间连续性、几何形态与边界位置、厚度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采用模式化预测性描述,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复杂非均质体系描述和井间砂体预测的难题,为高含水后期的油田开发调整和三次采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
|
1 |
Matt Mavor
,吴卞生,刘成根;研究测定粉河盆地煤层特性[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年01期 |
2 |
沈安江,朱国华,寿建峰,徐洋;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E_3~1、N_1、N_2~1碎屑岩储层特征[J];沉积学报;2001年01期 |
3 |
刘万洙,王璞珺,门广田,边伟华
,尹秀珍,许利群;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1期 |
4 |
于景才,韩志明,王昌景;测井新技术在S625块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4年06期 |
5 |
张小青;伊海生;危国亮;张小芹;;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年04期 |
6 |
谢斌;;塔河油田1区下油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4期 |
7 |
何海清,晋慧娟;准噶尔盆地陆1井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J];沉积学报;1991年04期 |
8 |
曾伟;黄继祥;;川东嘉二段(T_1j~2)储层概念模式[J];岩相古地理;1996年05期 |
9 |
Andrew Dilay;John Eastwood;朱广生;;应用于热采地震监测的频谱分析[J];国外油气勘探;1996年05期 |
10 |
陈晓华,陈昭国;致密砂岩储层损害与保护现状综述[J];四川地质学报;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