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
【摘要】:东营凹陷含盐层序原始沉积的典型特征是:盐类岩石与超压泥岩等构成互层的多韵律结构——这在我国陆相含盐盆地中具有普遍性。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盐-泥层和盐-泥构造的概念。盐-泥层是指盐类岩石与超压泥岩呈互层的沉积层序,具有一定的塑性或流动性。盐-泥构造是由盐-泥层的流动变形而形成的一类构造样式。盐-泥构造与纯粹的盐构造或泥构造相比具有特殊性。以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为基础,借鉴典型盐或泥构造的研究成果,确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包括:盐-泥枕构造、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根据盐-泥构造的空间展布规律,将传统的中央隆起带划分为3个构造带:北部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构造带(东营构造带)、中部盐-泥枕-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带(辛镇构造带、郝家构造带)、南部盐-泥滚-滑脱断层簇-滚动背斜构造带(史南-现河庄构造带、梁家楼构造带)。区域伸展作用下的重力滑动作用是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成因机制。重力滑动作用表现为触发盐-泥层的聚集-隆升和引起薄皮滑脱作用。由此将盐-泥构造演化历程划分为盐-泥枕发育期和滑脱断层-盐-泥滚-盐-泥核背斜发育期。最终建立了东营凹陷盐-泥构造的成因-演化模式。在总结与盐-泥构造相关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基础上,对与盐泥构造相关的油气勘探提出初步的设想——盐-泥上覆层有三类远景区:与盐-泥枕相关的远景区、与盐-泥滚-滑脱断层簇相关的远景区和与盐-泥核背斜-拱顶断层簇相关的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