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叠统安尼阶底界研究
【摘要】: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的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为奥伦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面牙形石的研究,可识别出6个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的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①Neospathdus cristagalli 间隔带,②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 间隔带,③ Neospathodus waageni 间隔带,④Neospathodus homeri-N.triangularis 组合带,⑤Chiosella timorensis 间隔带,⑥ Neogongdolella regalis 延限带。在贵阳青岩剖面和望谟甘河桥剖面,早—中三叠世存在一个 Neospathodus- Chiosella-Neogongdolella 的牙形石演化系列。在这个演化序列中,在 Neospathodus homeri-N.triangularis 带上部出现 Neospathodus homeri 和 Chiosella timorensis 之间的过渡类型 Neospathodus qingyanensis,表明在下—中三叠统附近牙形石存在较好的演化关系。在贵阳青岩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部之下1.5 m 处 Chiosella timorensis 带首现的位置,在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部之下0.5 m 处 Chiosella timo- rensis 带首现的位置。依据上述情况,本文建议贵阳青岩剖面可作为下—中三叠统界线候选层型剖面,望谟甘河桥剖面可作为下—中三叠统界线候选层型的辅助剖面加以深入研究。
|
|
|
|
1 |
张保民;陈孝红;程龙;;中三叠统巨胫龙(Macrocnemus cf.fuyuanensis)相似种在贵州兴义的发现[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0年02期 |
2 |
邓占球;孔磊;;黔南、滇东一带中三叠世石珊瑚和海绵[J];古生物学报;1984年04期 |
3 |
杨文达;吴其切;;南京地区中三叠世介形类化石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86年02期 |
4 |
冯儒林;;黔西南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化石[J];古生物学报;1993年02期 |
5 |
冀六祥;罗伟;朱怀诚;欧阳舒;;青海省北祁连中三叠统孢粉组合及其沉积相意义[J];古生物学报;2008年01期 |
6 |
陈孝红;程龙;;混鱼龙(爬行动物:鱼龙类)在云南罗平中三叠统的发现[J];地质学报;2009年09期 |
7 |
姚建新,纪占胜,王立亭,王彦斌,武桂春;贵州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青岩阶底界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J];地质学报;2004年05期 |
8 |
邓占球,孔磊;贵州青岩中三叠统化石海绵[J];古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
9 |
孙作玉;孙元林;郝维城;江大勇;;贵州盘县生物群时代的牙形石地层证据[J];地质学报;2006年10期 |
10 |
邱洪荣;;新疆霍城果子沟地区早奥陶世笔石页岩中的牙形石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85年02期 |
11 |
安太庠;张安泰;徐建民;;陕西耀县、富平奥陶系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J];地质学报;1985年02期 |
12 |
杨守仁,王新平,郝维城;广西西部早、中三叠世牙形石序列[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
13 |
梅仕龙,金玉;川东北二叠纪吴家坪期牙形石(刺)序列及其世界对比[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
14 |
王彦斌,刘敦一,姚建新,纪占胜,王立亭,武桂春;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J];地质学报;2004年05期 |
15 |
裴放;蔡淑华;;河南省林县下奥陶系牙形石的发现及生物地层对比[J];地质通报;1989年02期 |
16 |
王红梅;王兴理;李荣西;魏家庸;;贵州罗甸边阳镇关刀剖面三叠纪牙形石序列及阶的划分[J];古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
17 |
黎观城;;西秦岭西汉水群中的牙形石及其地层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8 |
尚海静;张宁;夏文臣;;广西凭祥剖面Guadalupian(中二叠统)底界附近的凉水和温水混生牙形石动物群[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5期 |
19 |
郭伟;何顺利;赵宗举;谭泽金;;新疆却尔却克剖面白云岗组牙形石[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
20 |
赵志清,施彩鸾,赵健,冯英起;山东聊城、河北临西三叠纪轮藻化石[J];古生物学报;198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