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赵子秀山变形破裂体特征及其灾害“链”
【摘要】:华蓥市赵子秀山变形体位于著名的华蓥山脉中段,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变形体一旦失稳即形成碎屑流,物质直接进入位于近700m高差之下的梁家河道,并将沿梁家河形成一条灾害“链”,危及2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双河镇城区部分居民的安危。文章从变形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在阐明变形破裂体基本特征,分析造成变形破裂的原因和主导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变形体成灾后的灾害‘链’特征,并对危害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
|
|
|
1 |
柴贺军,王士天,许强,黄润秋,范相德;西藏易贡滑坡物质运动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
2 |
刘宝珺,叶红专,蒲心纯;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重力流沉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3期 |
3 |
傅文敏;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2期 |
4 |
K.Sassa;束龙仓;;碎屑流的引发过程和运动机制[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
5 |
G.Shanmugam,陈仁明;北海盆底扇:层序地层模型与沉积相关系[J];海洋石油;1997年01期 |
6 |
鲁晓兵;张旭辉;崔鹏;;碎屑流沿坡面运动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
7 |
黄子齐;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07期 |
8 |
陈自生,杨文;1994-03-20四川省高县白崖崩塌性滑坡[J];山地学报;1994年04期 |
9 |
刘忠保;龚文平;张春生;王新海;罗顺社;;沉积物重力流砂体形成及分布的沉积模拟试验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3期 |
10 |
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地质灾害链[J];地学前缘;2007年06期 |
11 |
叶俭,杨友运,兰晓东;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叠层石生物层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04期 |
12 |
G·Shanmugam
,吴官生;深水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8年03期 |
13 |
苏志满;鵜飼恵三;杨情情;蔡飞;徐林荣;;地形对碎屑流冲出的影响作用(英文)[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
14 |
赵永胜,陈布科,赵锡奎,邓平河,施文华;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系砾岩成因及沉积模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5 |
秦建华;砂质碎屑流和底流改造——部分传统浊积岩成因新解[J];四川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
16 |
殷跃平;朱继良;杨胜元;;贵州关岭大寨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
17 |
覃明,赵征;三(都)—丹(寨)地区中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碳酸盐重力流沉积[J];贵州地质;1993年02期 |
18 |
吴剑;张振华;刘依松;;千将坪滑坡中几个高速滑坡问题的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9 |
程谦恭;王玉峰;朱圻;王宏丹;;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机理[J];山地学报;2011年01期 |
20 |
樊赟赟;王恩志;王思敬;;碎屑流运动模拟及能量过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