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嘉兴  
【摘要】:正 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绍兴举行,这对绍兴正在开展的旅游资源普查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我们在研究徐霞客对旅游考察的执著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同时,以新的视角审视绍兴的旅游资源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绍兴旅游资源的开发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践,有许多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可以吸取。我们不难发现,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旅游产品,在开发时对旅游资源的选择与组合方面往往有较好的把握,充分体现内在文化,做足了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树良;茶业旅游资源开发别有洞天[J];茶叶机械杂志;2002年04期
2 蒋梅鑫,王伟年;江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刘昭云,谢莉;略论衡阳市旅游资源开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邓杰;;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5 李烨;李翠军;;浅谈庐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2期
6 何梅青;;试论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以青海湖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年02期
7 王健祥;;雷公山生物多样性与旅游资源开发[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晓军;罗显克;;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百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忠斌;贺湘滟;;论科技进步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10 任庆芳;;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J];图书馆建设;2006年05期
11 徐秋明;叶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探讨——兼论玉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2 曲玉镜;;旅游需要与生态伦理——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再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3 卢小燕;;风水历史文化名山杨仙岭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4 马海波;章尚正;;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融投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0期
15 徐丽霞;帕尔哈提·艾孜木;;论新疆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自主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6 方燕;;四川宗教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7 刘运动;;老子文化与鹿邑旅游资源开发[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8 汪明林;;“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改革的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9 朱晓洁;;湘西凤凰古城人文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4期
20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兴;;绍兴旅游资源开发的终极——谈越文化的研究与旅游利用[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尔东;李守伟;程学峰;范鑫;宫庆艳;;论矿业旅游资源开发[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子渝;;加强保护、适度开发、充分利用——试论绍兴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小林;白晋湘;;我国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划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5 张树枫;;崂山旅游资源开发之我见[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6 陈万灵;;粤西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马勇;;宜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8 石惠春;刘春莲;;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殷红梅;梅再美;;新形势下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3 张春艳;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生卫;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红艳;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2 高兴;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华;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颜晓爱;乾安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李强;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杨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万春;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梁萌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吴海;济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华;对海南东线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记者 许程丽;“课本游”给绍兴旅游业上了一课[N];绍兴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恒康;加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闽东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杨石珊;洋县加快旅游资源开发[N];汉中日报;2007年
5 凤银翠;论安徽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记者 郑家艳;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N];重庆日报;2005年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8 市人大常委会旅游调研课题组;精心规划提升品位强力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大发展[N];沈阳日报;2005年
9 刘康;建立科学的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促进滨海休闲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0 杨洋;省旅游局调研组来庆阳市调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N];陇东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