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立伟,毛士艺;相位梯度自聚焦的离散域分析与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2 |
魏海涛,张林让,李春茂;分布式小卫星SAR原始数据模拟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
3 |
龚尧南,钱纯,张佐光;陶瓷/复合材料航空装甲撞击响应的数值仿真[J];航空学报;1995年01期 |
4 |
况凌;沈晓峰;杨万麟;;机载双基地SAR成像算法比较[J];电子学报;2006年12期 |
5 |
王德友,李其汉,晏砺堂,杨士杰;FFT相位误差的修正及转子轨迹图[J];航空动力学报;1996年01期 |
6 |
朱振波;汤子跃;蒋兴舟;;机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6期 |
7 |
李立伟,贾洪江,毛士艺;chirp-scaling算法中运动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8 |
王国华;孙进平;毛士艺;;机载斜视SAR改进ETF快速成像算法[J];航空学报;2007年01期 |
9 |
白保存;贺仁杰;李菊芳;陈英武;;面向点及区域目标的遥感卫星任务调度[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0 |
周杰,彭嘉雄,丁明跃,刘小平;基于小波变换的运动点目标检测方法[J];宇航学报;1996年03期 |
11 |
陈琦,李景文;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的性能分析及改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2 |
王晶晶;何永强;;飞机点目标的红外双波段目标识别技术[J];红外;2008年04期 |
13 |
徐晓丹,卢凌,何凯;机载SAR运动补偿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6期 |
14 |
徐盛;樊士伟;庄家礼;;图像信号预处理的一种算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年03期 |
15 |
白保存;陈英武;贺仁杰;阮启明;;综合点目标和区域目标的多星观测调度[J];宇航学报;2009年02期 |
16 |
李海涛,周荫清,陈杰;机载SAR径向运动补偿的研究[J];遥测遥控;2004年03期 |
17 |
曲广吉,韩增尧;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动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技术[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2年05期 |
18 |
廖向前,黄顺吉;GPS载体姿态测量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6期 |
19 |
句赫;宋红军;;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中的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2期 |
20 |
陆安南;杨小牛;;最小相位误差单星无源定位法[J];上海航天;2007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