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措勤盆地基底基本构造特征
【摘要】:正 本文所指的措勤盆地是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上,限定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在古生代褶皱隆起的沉积地层之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上叠型沉积盆地。因此,将中生代以前的沉积地层都作为盆地基底岩层,盆地基底组成包括了前震旦纪变岩系和古生代末变质的沉积岩系,即具有双重结构模式基底。前震旦纪变质结晶基底为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岩群(AnZnn),仅出露在盆地东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两侧和仁错贡玛北部,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黑云二长片麻岩、角闪透辉大理岩及长石石英岩等组成,
|
|
|
|
1 |
马金宝;张毅;马向前;;岩石(体)应力扩容试验及本构进展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
2 |
胡宁,谌建国;雪峰山地区前震旦纪大地构造演化及沉积岩相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年04期 |
3 |
胡正东;;川西北“碧口群”时代的新厘定[J];矿物岩石;1990年04期 |
4 |
罗君烈;;云南前震旦纪构造与成矿的浅见[J];云南地质;1993年01期 |
5 |
侯立玮,徐世进;丹巴地区前震旦纪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
6 |
章泽军,张志,秦松贤,蔡雄飞,顾延生,赵温霞;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7 |
张宝成;湘西雪峰隆起区前震旦纪地壳构造演化及其金矿成矿浅析[J];黄金地质;1993年04期 |
8 |
何满潮,王旭春;开采沉陷工程岩体本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
9 |
申屠保勇;西昌—滇中地区前震旦纪细碧-角斑岩系特征、成因及产出环境[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9年04期 |
10 |
尹汉辉;中国大陆若干经、纬向构造系及其控矿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6年04期 |
11 |
刘保国;岩体粘弹性、粘塑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12 |
郑宏;葛修润;李焯芬;;对“岩石单轴实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讨论”的回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
13 |
王桂尧,孙宗颀;断裂力学在震源机制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
14 |
汪华安,杨庆刚,陈记;弹粘塑本构模型辩识的半经验法及三阀值流变模型[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8期 |
15 |
唐春花;浙赣皖相邻区前震旦纪地质现场研讨会在昌召开[J];江西地质;2001年04期 |
16 |
於文辉,张丽琴,王家映,周玉琦;离散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本构问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张敏江,张丽萍,张树标,关超;结构性软土非线性流变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
18 |
;冀东前震旦纪变质铁矿的科研工作取得可喜成果[J];地质论评;1980年01期 |
19 |
贺高品,李应易;新疆前震旦纪地层划分及地壳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8年01期 |
20 |
王金荣,黄华芳;柴达木盆地断裂构造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