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地区下寒武统低渗透白云岩储层研究

罗忠  张兴阳  罗平  顾家裕  崔京纲  朱如凯  
【摘要】: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发育蒸发岩与白云岩的多套叠置互层,开展盐下白云岩成因和储集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地表露头和井下岩芯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从微观岩石深研究入手,结合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巴楚—柯坪地区下寒武统白云岩的成因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根据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将研究区下寒武统白云岩区分为泡沫绵层云岩、藻纹层云岩、残余颗粒云岩、粉晶云岩、细晶云岩等五种类型。泡沫绵层云岩为准同生白云岩化的产物,藻纹层云岩及部分残余颗粒云岩主要经历了早期的淡水淋滤作用和晚期的埋藏白云化作用,粉晶云岩和细晶云岩主要为埋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物性分析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白云岩总体上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孔隙度平均值为2.42%,渗透率平均值为50.76×10~(-3)μm~2。从粉晶云岩、细晶云岩、残余颗粒云岩、藻纹层云岩到泡沫绵层云岩的储集性依次变差。综合研究认为,埋藏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的强度是控制研究区下寒武统白云岩储集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雪;程日辉;王璞珺;刘万洙;;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西大山组深水沉积序列[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2期
2 何廷贵;下寒武统梅树村阶的似盾甲虫类及其地层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3 李越,袁金良,傅启龙,林天瑞;安徽淮南下寒武统沉积环境以及碳酸盐岩微相分析[J];地层学杂志;1998年04期
4 杨应章;;陕西山阳以东原划中寒武统岳家坪组下部发现了下寒武世中华雷氏虫[J];陕西地质;1985年02期
5 刘德正;辽宁下寒武统对比与划分[J];地层学杂志;1986年03期
6 李中平;;陕西汉中地区中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最早期骨骼动物群[J];陕西地质;1988年02期
7 裴放;刘长乐;冯炬明;张元国;陈雷;;河南宝丰观音堂下寒武统辛集组小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河南国土资源;1992年02期
8 姜月华,岳文浙,业治铮;中国南方下寒武统石煤的特征、沉积环境和成因[J];中国煤田地质;1994年04期
9 周震,孙大军,舒永宽;贵州镇远竹坪地区下寒武统三叶虫新材料[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杨兴莲,赵元龙;贵州遵义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生物群中的海绵化石[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11 梅冥相;张丛;张海;孟晓庆;陈永红;;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J];现代地质;2006年02期
12 梅冥相;张海;孟晓庆;陈永红;;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中国地质;2006年06期
13 夏庆霖;赵鹏大;陈永清;成秋明;周云满;;云南德泽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Ni-Mo-V-PGE多金属矿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4 廖英泰;李风勋;杨玉玺;王延鹏;胡艳革;马荣芳;;南华北南缘下寒武统优质海相烃源岩初探[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4期
15 李文广;权彪;赵丹;;徐州大北望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微相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16 何金先;段毅;张晓丽;吴保祥;徐丽;;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的生烃条件[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17 朱正杰;朱长生;程礼军;李航;双燕;罗泰义;杨洪永;雷恩;;重庆城口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矿物岩石;2011年02期
18 赵孟军;王招明;潘文庆;柳少波;秦胜飞;韩剑发;;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4期
19 刘印环;;河南省下寒武统辛集组[J];河南国土资源;1986年04期
20 罗大有;灯塔海积下寒武统石膏矿床[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忠;张兴阳;罗平;顾家裕;崔京纲;朱如凯;;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地区下寒武统低渗透白云岩储层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刘绍文;冯昌格;王良书;;塔里木盆地沉积岩热物性参数的测试与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光有;张水昌;苏劲;张斌;;塔里木盆地深层超重黑油的成因及分布[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绍文;雷晓;王良书;;塔里木盆地地温测量及其现今热状态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玲;朱井泉;由雪莲;何凯;;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沉积微相[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江茂生;朱井泉;陈代钊;张任祜;乔广生;;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碳、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陶小晚;邹才能;贾进华;陶士振;胡国义;罗春树;张宝收;;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层水真伪鉴别——以轮古油田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亚生;习尧;李越;姜红霞;刘丽静;邹建斌;;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生物礁的群落古生态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炯洋;陈运平;雷显权;;天山—塔里木盆地接合部莫霍面深度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国祥;;陕西南郑福城剖面下寒武统Sphenothallus化石[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慧;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带的构造特征、造山过程及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2 阳怀忠;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隆坳格局变迁及其构造控制机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杨永剑;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郭俊锋;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宋明义;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杨剑;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田辉;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谭红兵;塔里木盆地西部古盐岩地球化学与成钾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9 刘娅铭;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初广震;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微相与成岩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维华;湖南下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与古环境演化变迁[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2 刘广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中下寒武统油气资源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侃;塔里木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苏永辉;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张性正断裂判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淼;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生排烃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鲍典;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有效烃源岩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马森;塔里木盆地草湖北部主要构造运动及其圈闭类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军峰;塔里木盆地中部柯坪塔格组上段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许璟;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对比与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吴永良;塔里木盆地震旦系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兴;江西:要主攻“扬子型”铅锌矿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腾格尔 李武 蒋启贵;加强川西下寺古油藏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刘明;南方海相勘探展示巨大潜力[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孙希利 蒋琳琳;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这样获得的[N];科技日报;2011年
6 汤良杰;取得阶段性重要研究成果[N];科技日报;2002年
7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曹菲;北方找磷矿,重在三大区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张学斌;南方海相下组合勘探取得重大发现[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彭冬梅;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韩金保;一举破解世界难题[N];中国矿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