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拉斯曼丘陵硼硅酸盐矿物演化及其与深熔作用的关系
【摘要】:南极拉斯曼丘陵(中国南极中山站所在地)地区产出一套相当于孔兹岩系的低压麻粒岩相石组合,深熔作用现象非常发育,同时,其中发育一种特殊的硼硅酸盐矿物组合.本文重点研究了富硼矿物的结晶及其与深熔作用的关系.发现拉斯曼丘陵高级变质岩中硼硅酸盐矿物之间具有复杂的结晶顺序,对于柱晶石和硅硼镁铝矿而言,前者先形成,后者晚出现,而不是相反;没有发现2种以上的硼硅酸盐矿物能够同时形成.深熔作用按时间顺序及深熔产物的性质,可区别出2种类型:第1次深熔作用主要形成含榴花岗质脉体;第2次深熔作用则形成斜方辉石和堇青石等矿物和正长花岗岩、富钾长石脉体等.与第1次深熔作用有关的硼硅酸盐矿物为电气石,所有的富硼矿物在第2次深熔作用中均有出现,柱晶石和硅硼镁铝矿分别对应于深熔作用的初期和晚期.在2次深熔作用之间具有1次冷却作用和抬升作用,即温压路径不是简单的顺时针.岩石中硼组分的富集有原生继承和活化聚集两种可能性.2种情形下均发生了挥发分组分的活动.当硼组分等挥发分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则不仅影响深熔作用发生、发展,还与最终所形成熔体的种类密切相关.
|
|
|
|
1 |
丛峰;林仕良;李再会;邹光富;耿全如;;滇西腾冲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J];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
2 |
程裕淇,万渝生,高吉凤,马瑞;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岩群中三种岩类深熔现象的岩相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1年01期 |
3 |
宋海峰,徐仲元;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的近水平顺层剪切构造变形及岩石深熔作用——以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为例[J];世界地质;2003年01期 |
4 |
赵国春;;太平寨紫苏花岗岩套的主要特征和成因[J];岩石学报;1992年02期 |
5 |
营俊龙;;8411地区深熔作用的Sr,Nd同位素地质研究[J];铀矿地质;1993年03期 |
6 |
肖庆辉,邢作云,张昱,伍光英,童劲松;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几个重要前沿[J];地学前缘;2003年03期 |
7 |
任留东;王彦斌;杨崇辉;韩娟;颉颃强;李林山;;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J];岩石学报;2010年07期 |
8 |
任留东,王彦斌,陈廷愚,赵越;长英质片麻岩中堇青石的一种可能的形成机制——以南极拉斯曼丘陵高级区为例[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年01期 |
9 |
何政伟,侯中健,魏显贵,肖渊甫,马润则,刘援朝,吴德超;米仓山结晶基底中深熔作用的岩石学特征[J];矿物岩石;1998年S1期 |
10 |
程裕淇,万渝生,高吉凤;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群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同位素年代研究的初步报道[J];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
11 |
任留东,熊明,Edward S.Grew,王彦斌;南极拉斯曼丘陵变质岩中氟磷镁石新多型(wagnerite-Ma5bc)的岩石学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0期 |
12 |
刘戈;王彦华;;深熔作用岩相学标志的实验研究[J];吉林地质;2010年04期 |
13 |
林强;方占仁;;花岗质岩石中微粒交生体的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1988年02期 |
14 |
葛文春,孙德有,林强,吴福元;吉林太古宙花岗岩类构造─岩浆演化[J];地质找矿论丛;1996年02期 |
15 |
孙德有,林强,吴福元,葛文春;吉林南部太古宙TTG岩类的深熔作用及深熔熔体的分凝聚集[J];辽宁地质;1998年01期 |
16 |
马仁宽;张建洪;杨凤华;;我国曲阳的硼硅钇钙石(Hellandite)[J];地质学报;1986年01期 |
17 |
贺义兴,马瑞,姚杰,王平安,宋书林;河北平山阜平群夕线石钾长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微区矿物学标志[J];地质论评;2001年01期 |
18 |
刘小驰;吴元保;彭敏;汪晶;王浩;彭德才;;桐柏造山带深熔作用:混合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岩石学报;2011年04期 |
19 |
刘福来;许志琴;徐惠芬;;东海超高压变质带花岗质片麻岩的岩石学及其成因特征[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20 |
李恒新;;鲁西太古代徂徠山杂岩体花岗质岩石成因探讨[J];国土资源;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