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商丹带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对丹凤蛇绿岩的限制
【摘要】:根据丹凤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丹凤变玄武岩可分为钙碱性和拉斑质两个系列。钙碱性系列以洋内岛弧钙碱性玄武岩为主;拉斑系列中除岛弧拉斑玄武岩外,还有一些具 MORB特征的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具MORB特征的玄武岩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代表洋壳残片,是丹凤蛇绿岩的真正组成部分。
|
|
|
|
1 |
张成立,孟庆任,于在平,张国伟;东秦岭虎豹河砾岩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沉积学报;1997年03期 |
2 |
石铨曾;;河南东秦岭区域构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评述[J];河南国土资源;1986年01期 |
3 |
蔡学林,吴德超,魏显贵;东秦岭造山带多重滑脱推覆与A型俯冲模式[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4 |
何瑞芳,段联合;东秦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式[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2期 |
5 |
李先福,鲍世聪,余研,周进宽;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区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1期 |
6 |
本刊编辑部;“东秦岭—大巴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成果[J];地质科技情报;1990年04期 |
7 |
李先福,鲍世聪,陈彰瑞,余研;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产出的构造环境及其组合层序的厘定[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8 |
张正伟,杨怀洲,朱炳泉;东秦岭沉积建造演化与成矿[J];地球学报;2003年04期 |
9 |
高长林,刘光祥,张玉箴,吉让寿;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S1期 |
10 |
;《东秦岭造山带金、锑、钼、钨矿现场考察会》在豫西地区召开[J];矿床地质;2000年01期 |
11 |
张拴厚,王根宝,韩芳林,王北颖;东秦岭基底组成与构造区划分[J];陕西地质;2001年02期 |
12 |
裴先治,李厚民,李国光;东秦岭武关岩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3 |
王建平,裴放;东秦岭古生代古生物区与古地理变迁[J];地质论评;2002年06期 |
14 |
朱广彬,刘国范,姚新年,杨振军;东秦岭铅锌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
15 |
江其勤;;《东秦岭及邻区显生宙古海洋与盆地原型序列》出版[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1期 |
16 |
裴先治,张维吉,王全庆,韩庆军;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探讨[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7 |
翟常博;黄泽光;;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油气地质学术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J];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04期 |
18 |
杨巍然;东秦岭“开”“合”史[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
19 |
白学让,原莲肖;东秦岭商丹地区蛇绿岩中的角闪石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02期 |
20 |
阎桂林,李永涛,张鸣;东秦岭淅川地区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