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摘要】:随着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日益明朗以及元素测试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统计方法的普及,玄武岩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仍然不失为具有很大潜力的一种有用工具。正确使用它们则要求:层层把关,着眼大局,结合成因,综合分析。
|
|
|
|
1 |
石岩山;;伟大的苏联地質学家费尔斯曼[J];中国地质;1955年11期 |
2 |
季菱姒;谈谈当前的分析系统误差与地球化学编图[J];物探与化探;1991年04期 |
3 |
杜佩轩;1:50万等值线地球化学图研制及分析系统偏倚校正[J];物探与化探;1995年04期 |
4 |
孙焕振,牟绪赞,周庆来;1∶20万区域化探成果报告(说明书)及地球化学图的评审验收及质量计分等级评定[J];物探与化探;1991年02期 |
5 |
刘德君;于宝洵;;利用铜地球化学图推断构造的尝试[J];吉林地质;2010年03期 |
6 |
郑洁;;浙东沿海地区陆海不同介质采样区地球化学成图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6年05期 |
7 |
王会秋;彭培好;陈文德;魏叶敏;;SURFER、MAPGIS在地球化学图制图中的对比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
8 |
江泓;;地球化学图相似性定量评价方法[J];岩矿测试;2010年01期 |
9 |
葛梦梅;肖建群;;绘制1/20万地球化学等量线图的另一种尝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9年01期 |
10 |
叶家瑜;致谢学锦院士的一封信[J];地质通报;2002年12期 |
11 |
徐寿芳;;《华北地台北缘地球化学图》通过评审鉴定[J];吉林地质;1993年03期 |
12 |
纪宏金,时艳香,代永刚,郝立波,陆继龙;基于边界极限原理的多图幅系统误差校正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年02期 |
13 |
修非;《浙江省地球化学图集》即将出版[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4期 |
14 |
林存山;对地球化学编图的几点意见[J];中国地质;1993年10期 |
15 |
許德佑;邊兆祥;;雲南呈貢附近之地質[J];地质论评;1940年05期 |
16 |
郭文魁;杨博泉;;叙昆铁路沿线宣威威宁段西部地质矿产[J];地质论评;1941年Z2期 |
17 |
Л.С.Бородин
,霍玉华;乌拉尔玄武岩系中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7期 |
18 |
丁梦麟,裴静娴;山东蓬莱等地第四纪玄武岩的热发光年龄[J];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
19 |
韩广玲,赵洪涛,边吉;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带青山口组玄武岩与油气分布的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03期 |
20 |
罗修泉,陈启桐;内蒙古新生代玄武岩年代学初步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