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变质地层研究获得丰硕成果
【摘要】:正秦岭地处我国腹地,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大陆造山带.由于它特殊的地质地理位置,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瞩目.对秦巴地区几大变质岩群的厘定,是研究秦巴地区地质构造和岩石圈形成演化及造山作用机制的关键,也是长期困扰地质界的重大地质难题之一.经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
|
|
|
1 |
张国伟,卢纪英;前言[J];西北地质科学;1999年02期 |
2 |
李文全;秦岭造山带重磁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矿产与地质;2001年06期 |
3 |
张天义;赵鸿燕;曹希强;张璋;;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的地质学与地貌学意义[J];地质论评;2007年S1期 |
4 |
孟庆任,张国伟,于在平;秦岭俯冲板块前缘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4期 |
5 |
薛锋,张国伟;秦岭造山带丹凤变质岛弧火山岩系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1993年01期 |
6 |
杨崇辉,韩志勇,张寿广,卢欣祥,董有,常秋玲;河南省西峡北部金矿分布特征浅析[J];河南地质;1994年04期 |
7 |
杜远生;秦岭造山带泥盆纪古海洋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
8 |
王治平,杨逢清,赵培荣;秦岭造山带二叠纪裂谷发育特征及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
9 |
王平安,陈毓川;秦岭造山带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
10 |
杨志华;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7年01期 |
11 |
董云鹏,周鼎武,张国伟,柳小明;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1998年05期 |
12 |
刘国平;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J];地质与勘探;1998年03期 |
13 |
郭进京;秦岭造山带中秦岭群内初始北北东向构造方位及其地质意义[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8年01期 |
14 |
郭威;周鼎武;任军锋;周小虎;桑海清;;陕西小秦岭华阳川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8年06期 |
15 |
高立勋;;地质系一项成果通过评审[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6 |
殷鸿福;杜远生;许继锋;盛吉虎;冯庆来;;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中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海洋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7 |
邓清禄;杨巍然;;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开”“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J];地质科技情报;1996年02期 |
18 |
张宗清,刘敦一,宋彪,张寿广,张维吉,杨永成;秦岭造山带中部存在太古宙岩块——陕西商南县湘河地区楼房沟斜长角闪岩-浅粒岩锆石SHRIM PU-Pb年龄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2005年04期 |
19 |
李永军;;西秦岭天水李子园一带变质地层研究的新进展[J];西北地质;1990年02期 |
20 |
方永安;王振东;;秦巴区域构造研究成果[J];陕西地质;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