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藏波密-察隅地区花岗岩中的钾长石特征

闽际坤  刘秋晓  刁志忠  
【摘要】:正钾长石是花岗岩类的主要造岩矿物,其含量多少是花岗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它的成分、分布、形态特征和结构状态的研究可为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成矿提供重要信息。波密-察隅地区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域的南东延伸部分,区内分布着走向北西- 南东的扎西则、德姆拉、阿扎贡拉、察隅四条大致平行的花岗岩带,时代为燕山晚期至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邦达;;6210矿田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化与铀成矿的关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03期
2 茅燕石 ,韩昭文 ,卫管一;个旧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3 涂江汉;;再谈红石泉铀矿床成因的若干问题[J];铀矿地质;1985年06期
4 ;略谈我国南方燕山花岗岩多次侵入活动与成矿的直接联系[J];地球化学;1972年01期
5 刘师先;;诸广山花岗岩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特点及成因讨论[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3年01期
6 陈志中;赣东北灵山岩体的阶段划分与钨钽成矿关系的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1期
7 王联魁 ,张玉泉 ,刘师先;南岭诸广山花岗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和某些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1975年03期
8 刘师先;;诸广山花岗岩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特点及成因讨论[J];铀矿地质;1983年01期
9 王炳成;;招菜地区花岗岩钾长石变斑晶特征及其形成[J];山东国土资源;1988年02期
10 王人镜;;中-酸性侵入岩类矿物定量分类和命名图解[J];地质与勘探;1980年09期
11 韩国安;内蒙乌拉山地区石英—钾长石脉的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J];黄金地质;1989年03期
12 寺罔易司 ,沈耀龙;四万十超群中碎屑钾长石及白云母的K-Ar年代[J];海洋石油;1995年06期
13 瞿思思;周汉文;钟增球;王锦荣;柳婷;;广西合浦新屋面高岭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途径[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5期
14 余达淦;;燕山花岗岩演化与铀矿化富集——对华南一些含铀岩体成岩成矿关系探讨[J];铀矿地质;1979年04期
15 刘祥;姚立;郑培玺;;吉南太古宙地体钾事件成因研究[J];世界地质;2006年03期
16 孙志富;;钨锡、铌钽、铀矿床碱质作用主要特征及差异原因讨论[J];铀矿地质;1984年01期
17 王炎庭;冯明月;沈珠勇;;福建、粤东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含铀性[J];铀矿地质;1984年01期
18 T.A.Badejoko ,府善德;尼日利亚中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钾长石三斜度和痕量元素含量[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11期
19 李盛华;一种钾长石的OSL研究[J];核技术;1988年11期
20 ;414富钽花岗岩的蚀变作用及其矿化特征[J];地质与勘探;197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际坤;刘秋晓;刁志忠;;西藏波密-察隅地区花岗岩中的钾长石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2 宋彪;;密云环斑花岗岩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3年
3 程德琳;;山东上庄花岗岩中钾长石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4 吴秀文;马鸿文;张艳荣;张君;;由钾长石合成中孔-微孔复合分子筛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双青;马鸿文;谭丹君;;钾长石热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国林;尹子良;阎运来;林玉山;母广成;;厦门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及其残积土浅层地基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6号)[C];1990年
7 陈学正;邓楚均;周玉林;孙文泓;张素菊;;南岭地区某些稀有有色金属矿化花岗岩的矿物标型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2)[C];1989年
8 于文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讨论[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4)——青海专辑[C];1984年
9 茅燕石;卫管一;孙似洪;;西藏珠穆朗玛变质带混合岩和花岗岩的成因[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9)[C];1985年
10 赫英;;西华山花岗岩株岩浆与热液之联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军;桂北清明山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郝百武;内蒙古哈达庙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曲希玉;CO_2流体—砂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在CO_2气储层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4 毛景文;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火成岩系列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5 张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热力学计算和溶解实验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戚学祥;大型韧性走滑作用与祁连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7 吴澄宇;赣南粤北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8 李好斌;内蒙古中部大滩—四子王旗—召河庙构造岩浆岩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李文昌;义敦岛弧构造演化与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成矿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江思宏;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雪;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佳疙疸组变质岩系变质变形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桂斋;低温分解钾长石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吉人;江西峡江铀矿区金滩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D];南京大学;2011年
4 孙丽华;新疆阿尔泰地区哈腊苏铜矿床钾长石、黄铁矿等的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王树岭;内蒙古太仆寺旗白石头洼钨矿外围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时章亮;松潘造山带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郑佳浩;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曹瑞欣;广西栗木水溪庙矿化花岗岩特征及岩体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林伟;甘肃康县江家湾一带热水沉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刘美华;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邝晔;富蕴:六大金属能源矿产潜力大[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张斌;广东德庆创矿产勘查新模式[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新疆经济报记者 任江;阿勒泰延伸矿产开发产业链[N];阿勒泰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姜丽丽;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N];中国矿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