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区中奥陶世牙形石动物群
【摘要】:本文描述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汗贝布敦昭中奥陶统"汗乌拉组"及黑龙江省嫩江县关鸟河大理岩矿区中奥陶统关鸟河组中牙形石,总计有13属(1个未定属)、16种(4个未定种)。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矛形石动物群面貌相似,均属中奥陶统的Pygodusserrus矛形石带,地质时代为兰维尔中期到兰代洛中期,关鸟河组层位略低。两地牙形石动物群与我国华南的牯牛潭阶上部—庙坡阶底部的矛形石动物群相似,两地同属北大西洋牙形石动物地理区。
|
|
|
|
1 |
毛家仁;贵州北部中奥陶统的牙形石[J];贵州地质;1987年04期 |
2 |
裴放,蔡淑华;河南淅川岞■组中发现牙形石[J];中国地质;1986年04期 |
3 |
包德宪,王元顺;华北地区奥陶纪牙形石色变和有机物质成熟度分区初步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84年04期 |
4 |
姜怀诚,安泰庠;四川东南部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5年01期 |
5 |
周明镇;;介绍牙形原索动物[J];化石;1974年02期 |
6 |
裴放;蔡淑华;;河南省确山县独山奥陶系牙形石的发现及意义[J];河南国土资源;1985年04期 |
7 |
邱洪荣;介绍一个国际性学科组织——潘得尔学会[J];中国地质;1986年12期 |
8 |
丁连生,包德宪;沙洲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牙形石[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3期 |
9 |
姜怀诚;乐山范店牙形石的发现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兼论牙形石色变指数与含油气关系[J];四川地质学报;1991年01期 |
10 |
崔智林,于在平;陕西凤县石炭系牙形石组合及其时代[J];西北地质科学;1994年02期 |
11 |
崔智林,于在平;秦岭核桃坝石炭纪牙形石及其生物相[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12 |
龚一鸣,司远兰,徐光辉,李保华;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卵细胞的三维保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3 |
杜国清;;湖北二、三迭系牙形石颜色变化与有机质成熟度[J];石油学报;1983年04期 |
14 |
张舜新,郭小强;早三叠世牙形石与沉积环境及其它门类化石关系的数理统计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
15 |
姜怀诚,黄籍中;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牙形石颜色与有机质成熟度[J];沉积学报;1986年03期 |
16 |
王安德,汪恒定;信息函数与牙形石古生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90年02期 |
17 |
梅仕龙,Charles M. Henderson;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古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
18 |
陈笑媛,彭茂华,金才生;贵州沿河土地坳下奥陶统牙形石[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年03期 |
19 |
李永铁;新疆果子沟奥陶系部分地层中牙形石及其时代讨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
20 |
梅仕龙;河北完县中、晚寒武世牙形石和三叶虫生物地层[J];地层学杂志;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