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志勇,杨淳,王永,闵隆瑞;泥河湾盆地虎头梁叠层石的时代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5年01期 |
2 |
陈留勤;;叠层石衰减事件[J];化石;2007年04期 |
3 |
卢新卫,雒昆利;河南淅川晚前寒武纪叠层石报道[J];河南地质;1997年02期 |
4 |
钱迈平,袁训来,徐学思,胡杰,厉建华;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J];古生物学报;2002年03期 |
5 |
冯军,李江海,牛向龙,郑金武,任昊佳;冀东高板河中元古代硫铁矿叠层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
6 |
钱迈平;中下扬子区海相三叠纪叠层石及其环境演变[J];古生物学报;1995年06期 |
7 |
胡振宗;;我国第一部有关微小型叠层石的系统专著《晚前寒武纪假裸枝叠层石》出版发行[J];西北地质;1984年03期 |
8 |
华洪,曹瑞骥;新元古代叠层石微构造突变事件及其发生背景[J];古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9 |
屈原皋,解古巍,龚一鸣;10亿年前的地-日-月关系:来自叠层石的证据[J];科学通报;2004年20期 |
10 |
夏正楷,韩军青;泥河湾盆地虎头梁湖相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分析[J];第四纪研究;1998年04期 |
11 |
梁玉左,曹瑞骥,张录易,邱树玉,肖宗正,杜汝霖,曹仁关,卜德安,朱士兴,高振家;中国晚前寒武纪 Pseudogymnosolenidae[J];地球学报;1983年02期 |
12 |
华洪,曹瑞骥;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的地层对比意义[J];地层学杂志;2003年01期 |
13 |
王福星;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
14 |
彭昌文,高振家;西昆仑山北坡铁克里克一带晚前寒武纪的微古植物和叠层石及其地层意义[J];新疆地质;1984年01期 |
15 |
边立曾,卢华复,张宝民,陈建平,曹瑞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恰克马克组叠层石及其环境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6 |
;最古老生命化石在澳洲被发现[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2期 |
17 |
迟振卿,闵隆瑞,朱关祥;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湖相叠层石[J];中国区域地质;2001年02期 |
18 |
贾志海,洪天求;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叠层石消失原因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9 |
赵东旭;四川城口陡山沱组的Epiphyton锰质叠层石[J];科学通报;1992年20期 |
20 |
钱迈平,袁训来,徐学思,厉建华;江苏徐州及其邻区新元古代魏集组叠层石礁[J];江苏地质;2001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