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铜矿、银山铜铅锌矿床的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机理探讨
【摘要】:德兴斑岩铜矿和银山铜铅锌矿床位于江南古陆与钱塘坳陷之过渡带,赣东北深大断裂的北西盘。德兴斑岩铜矿与燕山期(169Ma)浅成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具有成因联系,侵人体属低硅钠质组合,铝质参数 A[A=Al-(K+Na+2Ca)]值变化于-13-93,表现为铝次饱和到不饱和特征,镁铁质参数 B(B=Fe+Mg+Ti)值变化于100—265,二者构成负斜率岩浆演变趋势线,表明岩浆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银山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145—142Ma)陆相火山一次火山岩系有关,其属高硅钾质火山岩组合,铝质参数 A 值变化于7—176,表现出过铝质特征,镁铁质参数 B 值则变化于60—120,二者构成正斜率岩浆演化趋势线,表明岩浆由硅铝质地壳的深熔作用生成。另外,二矿区岩石稀土元素及某些微量元素,如 Cn、Pb、Zn,Cr、Ni、Co, U 等极其相似,但德兴矿区的 Rb、Sr 含量与闪长岩维氏值一致,而银山矿区则与花岗岩维氏值一致。银山矿区岩浆作用是在德兴矿区深部岩基的基础上演化形成的。
|
|
|
|
1 |
;GPQ斑岩铜矿地质特征[J];地质与勘探;1978年08期 |
2 |
杨忠宝;;新疆托里县包古图斑岩铜矿地质及化探异常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08年03期 |
3 |
周伯仙;;丰山斑岩铜矿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评价[J];地质与勘探;1978年08期 |
4 |
刘忠俊;邹树;刘宗国;徐德铭;;滇西大理地区喜山期斑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性[J];云南地质;1983年04期 |
5 |
任雯;;新疆托里县阿达依斑岩铜矿点地质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S1期 |
6 |
陈文明;;玉龙斑岩铜矿与砂页岩层状铜矿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J];地质论评;1984年03期 |
7 |
梁祥济;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实验研究[J];地质论评;1995年05期 |
8 |
曹殿华;王安建;李文昌;王高尚;李瑞萍;李以科;;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
9 |
游小毛;甘肃公婆泉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0 |
钱鹏,陆建军,姚春亮;德兴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与来源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1 |
蔡宏渊,李福春;阿尔玛雷克斑岩铜矿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J];矿产与地质;1995年02期 |
12 |
张振福,袁涛,徐春样;青海小赛什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S1期 |
13 |
李泰德;王梓嘉;;新疆准噶尔西部地区斑岩铜矿找矿前景初探[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03期 |
14 |
陈文明,张承信,芦纪仁,党泽发,李树屏,崔文斌,宁援,曹拥军;中条山铜矿峪早元古代变斑岩铜矿复合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1998年02期 |
15 |
胡兴平;;拉斯特地区H-27号异常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7年03期 |
16 |
木沙;苏大勇;;克热斯克孜勒地区H-58号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8年06期 |
17 |
姜寒冰;李文渊;谭文娟;张照伟;高永宝;郭周平;宿晓虹;;东昆仑那陵格勒一带斑岩铜矿的初步研究[J];西北地质;2010年04期 |
18 |
张忠利;;新疆吉木乃县胡萨因阔拉斯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2期 |
19 |
陈民扬
,徐文炘;我国斑岩铜矿的硫同位素地质研究(摘要)[J];矿产与地质;1982年00期 |
20 |
金章东,朱金初,王银喜,张传林,李福春,饶冰;锶、钕同位素对德兴斑岩铜矿元素迁移的示踪[J];铀矿地质;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