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地区古板块构造初探
【摘要】:根据地层分布、沉积岩相建造、构造一岩浆活动、混杂堆积、深大断裂、蛇绿岩等残留标志,对商洛地区古板块构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该区划分成华北板块南缘带、北秦岭古洋板块带以及南秦岭镇安—公馆陆缘古海盆等单元及其次级单元。指出杨斜—商丹等大断裂为俯冲带,东江口—山阳—木家垭大断裂为地缝合线等。最后探讨了该区古板块的形成、演化和找矿。
|
|
|
|
1 |
王清廉;;陕西商洛地区古板块构造初探[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01期 |
2 |
刘宁,刘绍龙,薛玉伟,刘英;南秦岭逆冲推覆体系的形成及其与北秦岭逆冲推覆体系的关系──以南襄盆地87-600反射地震剖面为例[J];河南石油;1999年02期 |
3 |
杨晓松;二元混合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及在造山带基底研究中的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4期 |
4 |
姚运生,樊华;北秦岭元古界及古生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1期 |
5 |
欧阳建平,张本仁,韩吟文,郑海飞,谢千里;北秦岭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上地幔岩浆源区性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6 |
王涛,胡能高;北秦岭榴辉岩一种可能的折返过程[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7 |
何志超;;秦岭的几个地质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1期 |
8 |
肖思云;;北秦岭褶皱山系地质构造带的划分[J];地质论评;1987年06期 |
9 |
李英,赵东林,何瑞芳;北秦岭东部变质岩系同位素年代学及热历史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0 |
陈岳龙,杨忠芳,张宏飞,凌文黎;北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类的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Nd.Sr[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11 |
杜远生;秦岭造山带及邻区的伸展-挤压演化节律[J];地学前缘;1997年Z2期 |
12 |
胡能高,赵东林,徐柏青,王涛;北秦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4年21期 |
13 |
张维吉;“三群”研究面面观[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6年02期 |
14 |
张木辰;赵喜民;李伟;;方城金红石矿带五间房矿床地质特征[J];河南国土资源;1993年02期 |
15 |
胡能高,徐柏青,赵东林;北秦岭造山带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6 |
何瑞芳;安三元;;北秦岭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陕西地质;1990年01期 |
17 |
马志和,李海平,计文化;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加里东造山作用[J];陕西地质;1996年01期 |
18 |
王宗起;高联达;王涛;姜春发;;北秦岭陶湾群新发现的微体化石及其对地层时代的限定[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11期 |
19 |
裴放;北秦岭晚古生代海槽与华北陆块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J];中国区域地质;1998年04期 |
20 |
张本仁,韩吟文,许继锋,欧阳建平;北秦岭新元古代前属于扬子板块的地球化学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