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喜马拉雅区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正一、前言喜马拉雅地区侏罗、白垩系地层分布广泛,化石丰富,尤有丰富的菊石群。早在1903 —1910年乌利格(Uhlig)对喜马拉雅山西段侏罗、白垩系的菊石群做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地层做了初步的划分,为该区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西藏喜马拉雅山区的中生代
|
|
|
|
1 |
朗雅俊;;真实的喜马拉雅“雪人”[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03期 |
2 |
王祖祥;喜马拉雅地区鸟类区系及其垂直分布[J];动物学研究;1982年S2期 |
3 |
许德佑;;贵州之中三叠纪菊石化石[J];地质论评;1944年Z3期 |
4 |
马文;;亿万年前鲨鱼吃菊石[J];科学大观园;2011年12期 |
5 |
周祖仁,朱德寿,李富玉,胡耀华;华南二叠纪茅口期的边缘海域及菊石群[J];古生物学报;1995年05期 |
6 |
何国雄,王予卯;广西西北部拉丁期菊石群[J];古生物学报;1997年03期 |
7 |
胡剑庭;;河源出土菊石化石群[J];大自然;1999年02期 |
8 |
B.B.德鲁西
,邹介正;下白恶纪菊石生前受伤的贝殻[J];古生物学报;1954年03期 |
9 |
Jens LEHMANN,Ines WENDLER,Jens WENDLER,Helmut WILLEMS,Xiumian HU;藏南定日剖面晚白垩世菊石和叠瓦蛤类的首次发现:生物地层和古环境意义(英文)[J];地学前缘;2005年02期 |
10 |
夏遵义;白志强;;藏南喜马拉雅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双壳类雏蛤动物群[J];古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
11 |
穆恩之
,尹集祥
,文世宣
,王义刚
,章炳高;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J];地质科学;1973年01期 |
12 |
張席禔;;介紹古生物志“广西西部下三迭紀菊石化石”[J];科学通报;1960年07期 |
13 |
张子雄;周歧平;;滇西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中发现菊石[J];地质通报;1982年01期 |
14 |
赵金科;广西二叠纪几种菊石及其意义[J];古生物学报;1955年02期 |
15 |
傅举晋;;卡尔宾斯基和菊石[J];化石;1983年01期 |
16 |
盛怀斌;广东阳春地区的一个早二叠世菊石动物群[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5年01期 |
17 |
王义刚;;中国三叠纪菊石的古生态学概论[J];古生物学报;1988年03期 |
18 |
王义刚;;试论二叠、三叠纪的菊石交替[J];古生物学报;1989年05期 |
19 |
杨道政;杨逢清;;鄂东南晚二叠世菊石新材料[J];古生物学报;1992年05期 |
20 |
阴家润,夏遵义;东特提斯喜玛拉雅侏罗纪菊石年代地层学研究新进展[J];现代地质;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