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冰期的次数和性质问题
【摘要】:第四纪以来,秦岭山脉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不断抬升和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多次演替,冰川发育经历了早期的半覆盖盆地冰川、中期的树枝状冰川、晚期的岛状冰川和宋期的小型冰帽冰川与冰斗冰川四个阶段。冰川长度、冰斗高度、冰碛物的结构,颜色及空间分布等各种冰川遗迹的配置关系,说明早期和中期属海洋型冰川,晚期和末次冰期属大陆型冰川。
【分类号】:P534.63;P343.6
|
|
|
|
1 |
林承坤;;第四纪古長江与沙山地形[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02期 |
2 |
王桂增;;东秦岭第四纪冰川概要[J];陕西地质;1984年02期 |
3 |
朱毅莹,赵剑峰;博格达山北坡第四纪古冰川与新构造运动[J];新疆地质;1992年01期 |
4 |
崔之久,唐元新,李建江,刘鸿雁,刘耕年;太白山佛爷池剖面的全新世环境变化信息[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
5 |
况明生,李吉均,赵瑜,陈循谦,张亚平,郭天熊;云南省东北部拱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J];冰川冻土;1997年04期 |
6 |
万景林,王瑜,李齐,郑德文,李大明;太白山中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J];核技术;2005年09期 |
7 |
蔡厚维;;试谈西北地区新构造运动[J];西北地质;1985年03期 |
8 |
齐矗华;甘枝茂;惠振德;赵国光;陈渭南;;太白山及其邻近地区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
9 |
谢广林,饶扬誉,蒋蔺珍,范治如;武汉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与区域稳定性评价[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3年03期 |
10 |
方东汉;;对太白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探讨[J];陕西地质;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