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讨论

于文杰  
【摘要】:正关于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深熔说认为,花岗岩是相当成分的岩石在地壳深处,受一定的温度、压力的影响和水及其他挥发份的作用,发生熔融,成为熔浆,原地或经一定的位移固结成岩料。笔者认为,深熔作用成因说有其普遍的意义。本文着重从柴达木盆地边缘地区广泛出露的花岗岩野外实际资料出发,试用板块理论,拟对花岗岩的深熔成因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要多少,有多少——细数国内各大产盐胜地[J];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年05期
2 申红艳;李林;董安详;汪青春;时兴合;;树轮指示的柴达木盆地近539a旱涝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11年04期
3 董小安;;柴达木盆地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设想[J];青海石油;2011年02期
4 李继彦;董治宝;;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雅丹地貌形态参数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4期
5 ;宗贻平同志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简介[J];青海科技;2011年03期
6 姚军;张仙;;柴达木盆地草原资源现状及草地生态建设浅析[J];青海科技;2011年03期
7 尹成明;田丽艳;任收麦;马寅生;;东昆仑山北缘山前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08期
8 欧成华;蒋书虹;梁成钢;蒋建立;;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储集层分布规律[J];特种油气藏;2011年04期
9 夷晓伟;肖传桃;徐建国;;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鹏;吕新彪;陈超;曹晓峰;玛依拉;苏怡芸;;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11 钱美平;杨伟;真允庆;巫静;;柴达木盆地柴中隐蔽断裂带的成因及其深部找藏[J];地质找矿论丛;2011年02期
12 王振宇;马占良;戴升;刘蓓;;青海省2010/2011年冬季气候特征[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13 刘小洪;冯明友;杨午阳;孙辉;魏新建;刘哲;;利用Kohonen神经网络划分二维地震相——以柴达木盆地E区风险勘探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14 谭章文;;广东棉土窝钨矿深部探矿方向探讨[J];中国钨业;2011年04期
15 梁婷;王登红;侯可军;李华芹;黄惠明;蔡明海;王东明;;广西大厂笼箱盖复式岩体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16 白英;;够中国人吃一辈子的盐花花[J];自然与科技;2011年04期
17 王海立;翟俊伟;宁宏晓;于宝华;赵荣艳;;三湖地区真假含气地震异常的识别与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18 邓兴梁;郭平;蒋光迹;;裂缝—孔洞型凝析气藏不同开发方式的长岩心实验[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19 石亚军;曹正林;张小军;王艳清;王鑫;黄思静;;大型高原内陆咸化湖盆油气特殊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意义——以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20 冯进来;曹剑;胡凯;陈琰;杨少勇;刘云田;边立曾;张国卿;;柴达木盆地中深层混积岩储层形成机制[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讨论[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4)——青海专辑[C];1984年
2 金之均;张明利;汤良杰;万天丰;李京昌;张兵山;;柴达木盆地中一新生代构造演化[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恩宝;;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青亥;;西部大开发中柴达木盆地的环境问题[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5 张业成;胡景江;刘春凤;;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特征的初步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6)[C];1987年
6 寿建峰;邵文斌;陈子炓;沈安江;;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第三系藻灰(云)岩的岩石类型与分布特征[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赵俊猛;张先康;段永红;刘宏兵;裴顺平;;青藏高原北缘基底结构的差异[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因业;靳久强;江波;郭彬程;;柴达木盆地柴西区块第三系E_3~1沉积储层特征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谭红兵;;深源流体控制盐卤资源超常富集成矿[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0: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C];2009年
10 杨蘅;张骏;刘求龙;;3S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石炭系勘探前景[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夏国清;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任军虎;柴达木盆地南、北缘南华—泥盆纪构造演化[D];西北大学;2010年
4 陈琰;柴达木盆地马北油田变质基岩储层描述[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穆剑;柴达木盆地红狮地区第三系层序地层特征和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7 吴光大;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迎宾;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李伟;柴达木盆地沉积体系发育的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曹国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沉积相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航;柴达木盆地蒸散量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严梅君;柴达木盆地盐湖岩芯痕量锑的分析及其分布行为[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田广庆;青海柴达木地区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芃;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0年
5 胡一珠;柴达木盆地盐湖岩芯痕量汞的赋存形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秦永鹏;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钻孔岩芯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惠博;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转型事件及区域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勾青梅;中国察尔汗盐湖资源环境演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宏;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中新统昆虫化石研究与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唐云凤;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新生代砂岩成分分析与构造隆升事件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三民;柴达木盆地发现两处巨型地下水源[N];中国石油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永义;柴达木盆地的养猪专家[N];柴达木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三民;柴达木盆地重大科技专项二期启动[N];青海日报;2011年
4 记者王巧然 实习记者黄博阳;柴达木盆地重大科技专项二期启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记者 李军;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调查进展顺利[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记者 马应珊、禹伟良;柴达木盆地发现大气田[N];人民日报;2001年
7 新华社记者 梁娟 徐鸿伟;柴达木盆地的“情人湖”[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梁鹏;盐湖“捞宝” 柴达木盆地拒绝污染[N];重庆商报;2010年
9 王大千;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关键技术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关键技术获突破[N];柴达木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