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松年;中国西部阿祁昆地区的构造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6年03期 |
2 |
孙殿卿;地质力学简介[J];力学学报;1976年02期 |
3 |
戴福盛;个旧西矿区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及控矿特征[J];矿产与地质;1990年02期 |
4 |
朱云海,Pan Yuan-ming,王国灿,林启祥,贾春兴;东昆仑巴颜喀拉浊积盆地二叠纪火山岩[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5 |
;云南省主要构造体系的初步划分及其特征(附云南省主要构造体系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8年03期 |
6 |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鄂东科研组
,中南冶勘六○八队地质科综合组;湖北鄂城杂岩体地区的构造体系及其与控岩控矿关系的初步认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3期 |
7 |
洪作民;;辽宁构造体系基本特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3期 |
8 |
张寿岭;;地质力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西北地质;1985年04期 |
9 |
杨钻云;刘肇昌;钟康慧;邱仁轩;秦术凯;王乐峰;;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区构造体系及与成矿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2期 |
10 |
刘迅;关于构造体系多级控矿问题[J];地质找矿论丛;1992年03期 |
11 |
康玉柱;;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及控油作用研究[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7年01期 |
12 |
钱壮志,胡正国,刘继庆,李厚民;古特提斯东昆仑活动陆缘及其区域成矿[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2期 |
13 |
张文秦,汪彩芳,刘成东,范宜仁;依据化探成果对东昆仑地质背景的讨论[J];现代地质;2002年03期 |
14 |
郭晓东,张玉杰,刘桂阁,潘爱军,张峰;东昆仑地区金铜等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黄金地质;2004年04期 |
15 |
殷鸿福,张克信;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些特点[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6 |
康自立;;广西各种主要构造体系及其特征的探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
17 |
宁晰春;;铜峪铜矿田构造体系分析[J];西北地质;1984年02期 |
18 |
黄继春,张克信,朱艳明,拜永山;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期构造古地理演化的古地磁证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9 |
许志琴,李海兵,杨经绥,陈文;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J];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
20 |
郭聪祥;胡晓天;;用层控矿床理论浅析白云鄂博铁矿的成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