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项礼文  
【摘要】:正“中国的寒武系”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寒武系的地层工作,该书详细叙述了寒武纪沉积及动物群类型,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分类、区域地层特征、地层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А.Г.沃罗格金,郝贻纯;苏联的寒武系[J];古生物学报;1957年02期
2 罗惠麟;;云南的寒武系[J];云南地质;1982年02期
3 周志强;郑昭昌;;贺兰山的寒武系[J];西北地质;1976年01期
4 张培兴;刘帅;罗绣春;潘永金;;贵州寒武系刺细胞动物研究动态[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卢树藩;陈厚国;安亚运;;黔南寒武系渣拉沟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J];贵州地质;2013年03期
6 罗惠麟;云南西部寒武系的划分及生物群特征[J];地层学杂志;1985年01期
7 王敏成;杨忠杰;;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下统筇竹寺阶的发现及其意义[J];辽宁地质;1986年01期
8 方一亭;沈渭洲;刘燕;黄耀生;;安徽宿县夹沟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J];科学通报;1993年03期
9 李育敬;张维吉;;陕西洛南洛河沿岸一带的寒武系[J];陕西地质;1990年02期
10 杨应章;;陕西山阳寒武系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0年04期
11 吴樹清;;从滇东北沉积特点看寒武系下界问题[J];地质学报;1960年01期
12 郭永志;;关于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问题[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78年01期
13 周春晖;司国帅;;川东寒武系膏盐岩识别及其对盐下构造的影响[J];能源与环境;2020年01期
14 梁有为;;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J];西北地质;2017年04期
15 赵志强;河南淅川西簧—下集地区寒武系底部含矿特征[J];河南地质;2001年04期
16 刘印环;王建平;张海清;杜凤军;;河南省寒武系研究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0年03期
17 潘荣胜;陈小兰;翟永红;;峡东地区寒武系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及储集性[J];岩相古地理;1991年01期
18 罗惠麟;;滇西寒武系的划分与对比[J];云南地质;1985年01期
19 J.W.Cowie;卢祥生;;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有待继续工作加以确定[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6年01期
20 杨应章;;陕西山阳一带寒武系划分与对比[J];陕西地质;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礼文;;中国的寒武系(中国地层—Ⅳ)[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2 陈叶;;《中国的寒武系》简介[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3 李扬;;中国对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的重大贡献[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善姬;;西南地区的寒武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5 ;前言[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0)[C];1984年
6 ;第八章 中国震旦系—寒武系的分界位置及国内外边界层位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0)[C];1984年
7 倪世钊;汪啸风;徐光洪;周天梅;曾庆銮;李志宏;项礼文;赖才根;;湖北宜昌黄花场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8 雒昆利;;我国华北东部寒武系球接子类的演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殷继成;丁莲芳;何廷贵;林昌宝;;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C];1980年
10 彭善池;;寒武系的首个“金钉子”的建立和全球寒武系的划分新框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岳昭;扬子地台前寒武系—寒武系过渡层骨骼微化石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0年
2 李妲;豫西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遗迹组构[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迪;塔里木盆地深层寒武系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永剑;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生储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昉昊;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6 肖飞;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7 毛永琴;贵州黔东南地区寒武系凯里组腕足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张晓峰;四川盆地寒武系膏盐岩特征与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立;川南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制与储层发育分布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廷艳;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林文洲;贵州寒武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4 杨荣军;寒武系第二统和第三统间候选界线层型剖面[D];贵州大学;2006年
5 乔冀超;塔深1井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俊;渭北地区LT1井及邻区寒武系生储条件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7 张震武;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树形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8 陶高强;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系—寒武系油气成藏规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尧;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及张夏组底部鲕粒与巨鲕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芳;豫西偃师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仕强 陆进;塔里木寒武系油气资源值得期待[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萧晓;首枚寒武系“金钉子”钉在湘西花垣[N];中国矿业报;2003年
3 王燕宁 通讯员 王海峰;我国科学家率先确立寒武系“金钉子”[N];科技日报;2003年
4 邢秀娟 杨伟利;塔里木寒武系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高鹏鑫;我国寒武系“金钉子”系列标本采集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阎春波;华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获批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7 记者 李东 高向东;喜报!中国石油风险勘探再获重大发现[N];中国石油报;2020年
8 特约记者 陈文光;“金钉子”楔在湖南花垣[N];中国矿业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