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的震旦系
【摘要】:正震旦系紧接于寒武系之下,是前寒武系最末一个系,时限为610—800百万年。震旦系在我国南方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本文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研究成果。西南地区的震旦系可分为稳定的地台型、活动的地槽型及过渡类型等三种沉积类型,
|
|
|
|
1 |
刘宝珺
,李世麟
,沈丽娟;云南晋宁王家湾震旦系沉积环境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3期 |
2 |
丁莲芳
,李勇
,安国勤;论陕南震旦系—寒武系界线[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3年02期 |
3 |
赵宗溥;震旦系六十五周年的回顾与瞻望[J];地层学杂志;1988年01期 |
4 |
;西北区前寒武系划分对比方案说明[J];西北地质;1976年04期 |
5 |
刘鸿允;沙庆安;;长江峡东区震旦系新见[J];地质科学;1963年04期 |
6 |
葛如庚;黄德贤;;福建省清流、宁化泉上地区震旦系上统火山岩分布及其特征[J];福建地质;1984年02期 |
7 |
曹仁关;湖北震旦系磷块岩中的藻类化石[J];沉积学报;1988年01期 |
8 |
;云南罗茨澄江组下部火山岩系的发现与震旦系底界年龄的讨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8年03期 |
9 |
徐世琦,洪海涛,李翔;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特征与规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
10 |
刘鸿允,董榕生,戚中林;震旦系有关问题的讨论[J];地质科学;1982年03期 |
11 |
郭令智;俞剑华;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谢瑞征;左国朝;竺国强;;华南加里东地槽区江南地背斜带震旦纪地层划分、对比及构造发展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年02期 |
12 |
刘鸿允,沙庆安,胡世玲;中国南方的震旦系[J];中国科学A辑;1973年02期 |
13 |
;四川西南部震旦系研究 图版说明[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S1期 |
14 |
唐泽尧;孔金祥;;威远气田震旦系储层结构特征[J];石油学报;1984年04期 |
15 |
张丕孚;关于辽南及苏皖地区震旦系与青白口系的关系[J];地球学报;1985年00期 |
16 |
朱玉磷;葛如庚;;福建清流宁化一带震旦系地层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时代归属[J];福建地质;1986年03期 |
17 |
王东方;林蔚兴;;对震旦系辽南群的再认识[J];地质论评;1988年03期 |
18 |
戴爱华;粤西震旦系含金建造及与金矿的关系[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9年03期 |
19 |
黄建中,唐晓珊,张纯臣,张晓阳;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J];湖南地质;1994年03期 |
20 |
赵银胜;鄂东南的震旦系及其微古植物[J];湖北地矿;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