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汉泉;;北祁连山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学和矿物学[J];西北地质科学;1982年04期 |
2 |
吴汉泉;;北祁连山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学和矿物学[J];西北地质科学;1982年01期 |
3 |
吴汉泉;;中国高压低温变质带概述兼论蓝闪石冻蓝闪石有关问题[J];西北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
4 |
邱华宁,J.R.Wijbrans,施和生,李发嶙;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450Ma年龄信息:石榴子石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初步结果[J];地球化学;2004年04期 |
5 |
张汉凯;安徽太湖榴辉岩中某些变质矿物的标型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6 |
李曙光,肖益林;大别山杂岩中两类斜长角闪岩的矿物学鉴别标志及对榴辉岩成因的意义[J];矿物学报;1994年02期 |
7 |
郑永飞,王峥嵘,李曙光,李龙;胶南榴辉岩矿物氧同位素平衡及其Sm-Nd年代学制约[J];地球化学;2001年01期 |
8 |
胥怀济
,王文瑚
,郭金弟;莒南、日照地区的深源榴辉岩类[J];地震地质;1979年02期 |
9 |
傅斌,郑永飞,李一良,李曙光;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地质温度计[J];矿物学报;1998年02期 |
10 |
李曙光,刘贻灿,徐树桐,郑永飞,龚冰;榴辉岩中石榴子石退变质环带对高压变质矿物之间Nd,O同位素平衡的影响[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11 |
宋述光,张立飞,Y.Niu,宋彪,张贵宾,王乾杰;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2004年06期 |
12 |
刘晓春,胡克,李学燮,康维国;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J];地质论评;1994年06期 |
13 |
J.Krogh;张顺金;;挪威西部桑夫约德含蓝闪石榴辉岩和伴生岩石的地球化学及岩石学[J];地球与环境;1984年11期 |
14 |
周维全;林文信;;澜沧江变质带南段蓝闪石片岩特征[J];地质通报;1982年02期 |
15 |
边千韬,叶大年,张振禹;北祁连卧龙沟蓝闪片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85年04期 |
16 |
陈宣华,王小凤,陈正乐,张青;孟中榴辉岩形成和演化的P—T轨迹[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
17 |
高俊,张立飞,王宗秀,艾克拜尔;新疆西天山高压变质带的变质矿物与变质作用演化[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年03期 |
18 |
翟庆国;王军;王永;;西藏改则县冈玛错地区发现榴辉岩[J];地质通报;2009年12期 |
19 |
张建新;孟繁聪;于胜尧;陈文;陈松永;;北阿尔金HP/LT蓝片岩和榴辉岩的Ar-Ar年代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
20 |
董永胜;张修政;施建荣;王生云;;藏北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中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的岩石学和变质特征[J];地质通报;2009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