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煤粉热解特性的试验研究
【摘要】:采用差热-热重分析仪,通过改变煤种、煤粉粒径和热解气氛等试验条件,对超细煤粉热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的热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相同热解条件下,随煤中初始挥发分含量的升高,挥发分更易析出且挥发分的析出量明显增大;同样,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挥发分析出量及其DTG峰值增大,且DTG峰值对应的温度向低温区偏移;在本试验研究的温度下,CH4在热解过程中相当于惰性组分,对煤粉的热解特性cylinder基本没有影响。
|
|
|
|
1 |
柏静儒;王擎;胡爱娟;孙佰仲;李少华;;茂名油页岩的热解特性[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2 |
周俊虎;方磊;程军;刘建忠;岑可法;;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
3 |
毛健雄,阎德中,赵宝终;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煤的热解特性[J];燃料化学学报;1987年03期 |
4 |
张永发,赵玉兰,谢克昌;显微组分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J];煤炭转化;1992年04期 |
5 |
迟姚玲;李术元;马玉华;岳长涛;;龙口油页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6 |
于敦喜,孙学信,胡松,李培生;RBF神经网络在煤的热解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7 |
赵凤杰;刘剑;;煤的热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
8 |
赵红涛;武建军;肖伟;曹坤;;伊宁长焰煤半焦催化气化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7期 |
9 |
赵世永;;神木煤与半焦混合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7期 |
10 |
李庆钊;赵长遂;;O_2/CO_2气氛煤粉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5期 |
11 |
关多娇;;型煤热解过程的热重分析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8年03期 |
12 |
魏砾宏;李润东;李爱民;李延吉;姜秀民;;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6期 |
13 |
马正中;姜凡;徐祥;肖云汉;;几种煤反应动力学研究仪器的分析比较[J];陶瓷;2009年03期 |
14 |
王艳艳;严生;;液态煤炭助燃剂及其燃烧动力学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
15 |
庞克亮;向文国;赵长遂;;天然焦的热解及动力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6 |
韩向新;姜秀民;崔志刚;张超群;;油页岩半焦热解特性[J];化工学报;2006年01期 |
17 |
柏静儒;王擎;魏艳珍;关晓辉;;桦甸油页岩的酸洗脱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8 |
陈占军,金晶,樊俊杰,钟海卿;超细煤粉燃烧NO_x析出特性试验[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张超群;蔡巍;李学恒;魏砾宏;姜秀民;;超细鹤岗烟煤热解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参数分析[J];煤炭转化;2006年01期 |
20 |
关多娇;;采用热重法研究多煤种配制型煤的热解特性[J];洁净煤技术;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