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循环加载下疲劳-损伤-断裂全过程中材料行为交叉关系的研究和分析
【摘要】:就弹塑性材料在高周疲劳载荷作用下从多晶体内部的位错、滑移至微裂纹的形成、扩展,宏观裂纹的形成、扩展直至断裂的全过程,从总体上提出了描述材料疲劳损伤断裂行为全过程的曲线和方程,并使这些方程与现有广泛应用的其他方程相互沟通,从而对材料行为的变化规律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以便于工程界能深入浅出地理解、接受和应用。
|
|
|
|
1 |
陈志平;蒋家羚;陈凌;;1.25Cr0.5Mo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研究[J];金属学报;2007年06期 |
2 |
程小全;邹健;杨琨;张纪奎;;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预测[J];失效分析与预防;2008年04期 |
3 |
苟文选;卢智先;张剑英;;用激光衍射谱谱面光强比定义损伤变量D(K)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4 |
李相麟;复合材料单层板损伤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3期 |
5 |
周明鸂,郝松林;蠕变力学的今昔与展望[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6 |
刘红岩,王根旺,刘国振;以损伤变量为特征的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J];爆破器材;2004年06期 |
7 |
金丰年,蒋美蓉,高小玲;基于能量耗散定义损伤变量的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
8 |
黄志强,刘春晖;测定临界破坏损伤变量的扭转实验法[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9 |
范宇洁;姚立宁;;复合材料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J];水利电力科技;1996年01期 |
10 |
童智能;浅议材料的损伤描述[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1 |
王宏;;材料在单轴循环加载下的实验研究进展[J];硅谷;2009年14期 |
12 |
耿明发,底锁柱,张行安;循环载荷对裂纹扩展和持久寿命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8年04期 |
13 |
刘兴秋,郭永良,万志敏;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微观损伤机理[J];物理测试;2004年02期 |
14 |
李凯;曹明盛;;循环加载-卸载对Cu-Zn-Al合金弹性回复特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1985年01期 |
15 |
郭永良,刘兴秋,万志敏;循环加载条件下复合材料层板的剩余刚度试验研究[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4年10期 |
16 |
郝松林;陈铸曾;;损伤及损伤力学[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
17 |
叶笃毅,王德俊,童小燕,姚磊江;一种基于材料韧性耗散分析的疲劳损伤定量新方法[J];实验力学;1999年01期 |
18 |
张彦;来新民;朱平;;基于接触算法的复合材料层板脱层损伤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9 |
沈怀荣;;有关高填充聚合物损伤粘弹介质的非线性本构方程与脱湿损伤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1987年01期 |
20 |
虞岩贵;徐枫;;弹塑性材料小裂纹扩展行为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