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估:澳门生态足迹
【摘要】: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城市可持续涉及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诸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有1)系统动力学方法;2)生物物理评估;3)价值化方法。本文探讨了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研究中,生物物理方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属于生物物理范畴的生态足迹分析法,1996年由加拿大学者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近年在许多国家可持续性的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所谓生态足迹,是支持一定地区的人口所需的相关生产性土地和水域的面积,以及同化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土地之总和。不管这些土地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2001年澳门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995 ha,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011 ha,人均生态赤字为2.984 ha,澳门生态足迹是其生态存载力的272倍。表明澳门对自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反映了城市的寄生性和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能源用地占整个足迹的54.9%,反映澳门能源消费处于较高的水平,导致澳门生态赤字较大。从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的计算过程来看,由于进出口贸易量大,因而进出口贸易对足迹的影响大,因此,可认为澳门的持续发展模式取决于对进口大量消费品的支付能力,处于一种弱可持续的状态。2001年澳门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995 ha,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011 ha,人均生态赤字为2.984 ha。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对澳门的垃圾、食水、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的影子足迹的计算进行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