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腺胃炎多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致腺胃炎病毒、腺胃炎相关病毒及腺胃炎诱发病毒的两重或多重混合感染,建立鸡病毒性腺胃炎多因子致病模型。试验所用病毒为腺胃炎QX株、REV、FPV、U3DV强毒疫苗。试验设计为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8组,一组为对照组(C组),其余为腺胃炎病毒单独感染或与不同病毒共感染组,通过几种病毒的混合感染,成功复制出了腺胃炎病例。以免疫组化、H.E.染色对各试验组鸡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凋亡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发现各病毒感染组都能引起较明显的淋巴细胞凋亡,凋亡主要见于感染早期。对各攻毒组免疫器官和腺胃、小肠以及部分内脏器官(肝、肾、肺、心肌、脑等)进行了动态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理损伤以4种病毒共感染组最重,QX株感染组最轻。实验结果表明:其他致病因子能显著增强腺胃炎病毒的致病作用,可造成体质减弱、免疫机能降低以及腺胃局部病变。这也是其他致病因子诱发或促进病毒性腺胃炎的主要原因。
|
|
|
|
1 |
褚艳丽;刘思当;;鸡病毒性腺胃炎多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程安春;汪铭书;刘菲;宋涌;袁桂萍;韩晓英;徐超;廖永洪;;检测鸭瘟病毒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断和免疫与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冯丽丽;张改平;张丽萍;朱礼倩;李娇;杨苏珍;席俊;;猪圆环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闫艳丽;郭宇;张华春;;猪肺炎支原体病原性概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5 |
崔焕忠;张辉;赵权;;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6 |
张瑞华;张克春;;奶牛酮病致病机理及诊治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王英华;闫若潜;柴少征;王东方;安春霞;吴志明;;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8 |
罗正;郑世军;;李氏杆菌致病机理综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常艳燕;刘力宽;智晓莹;祁光宇;陈苗苗;刘萍;黄银君;刘学荣;牟克斌;;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与耐药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10 |
张燕;赵辉;任前升;毛炳宇;张红卫;;vvIBDV诱导幼鸡免疫细胞凋亡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