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周转与货币紧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摘要】:货币紧迫指的是借贷资本不足。由于货币紧迫,导致我国2013年6月、12月先后发生两次较为严重的"钱荒"。为了缓解流动性不足,我国于2014年4月和6月先后两次进行定向降准。货币紧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根据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当一个社会大量投资于一些周期较长或产能过剩的行业,由于持续追加货币资本而没有资本回流必然发生货币危机。资本周转周期较长行业大规模投资必然会对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冲击。为防范危机,应当按社会的客观需要确定合适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同时,通过管理和创新,缩短周转期间,抑制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相关机构 | ||||||||||||||
|
||||||||||||||
相关作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