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成分改良与功能型水稻育种
【摘要】:正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指在健康个体的小肠中不能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具有降低血糖、控制体重、抑制结肠癌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中一项最重要的成果。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和不良怀孕。直链淀粉含量是稻米食用品质最重要的决定因子。综合运用诱变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分析技术,成功从我国主栽杂交水稻恢复系R7954、527、保持系Ⅱ32B、宜香B、早籼稻金早47中筛选系列高RS突变体,并培育了高RS早籼稻新品种浙辐201:从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双亲品种Ⅱ-32B和明恢86、保持系协青早B、
|
|
|
|
1 |
舒小丽;吴殿星;;功能稻米育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2 |
杨国涛;陈元印;谢崇华;许宗波;张玲;;多分蘖水稻突变体植株性状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
3 |
李敏;朴建华;杨晓光;;抗性淀粉转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7期 |
4 |
黄成志;黄文章;严明建;胡景涛;雷树凡;吕直文;冉彦秀;;卫星搭载水稻材料万2B、万3B的变异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
5 |
吴殿星;舒小丽;;亦粮亦药功能性的稻米[J];生命世界;2008年07期 |
6 |
李云;康淮;余后理;严长发;田发春;徐小红;;叶色标记在水稻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
7 |
;总结经验,加速水稻育种进程[J];湖北农业科学;1974年01期 |
8 |
薛德榕;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1978年01期 |
9 |
黄超武;三十年来我国籼稻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前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10 |
雨之;在水稻育种中剑叶的形态、生理和产量水平的相关[J];湖北农业科学;1987年07期 |
11 |
易子夏;水稻育种的又一奇迹——遗传工程稻GER—1[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5年02期 |
12 |
刘吉新,赵国珍,王建军,华秋瑾;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J];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03期 |
13 |
郭龙彪;储成才;钱前;;水稻突变体与功能基因组学[J];植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
14 |
;水稻育种的又一奇迹─—遗传工程稻GER-1[J];陕西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
15 |
袁隆平;;我国水稻育种酝酿新突破[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7年01期 |
16 |
李维科;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三大变革及其作用[J];作物杂志;1998年02期 |
17 |
江文清,黄庭旭,谢冬容;南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现状与展望[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4期 |
18 |
余本勋,张时龙,罗国才;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主要性状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19 |
;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 专家提出水稻基因设计育种[J];垦殖与稻作;2004年S1期 |
20 |
赵海岩,郑文静,邹吉成,王昌华,张燕之,滕国峰;现代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J];垦殖与稻作;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