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素的酶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酶提取法的最优酶及最佳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素含量为指标,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SPE-007A中筛选出最优酶,继考察浸提倍数、加酶量、pH值、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从而得到最佳工艺。结果最优酶为纤维素酶,优选出的工艺为酶用量2.0%、pH4.8、温度50℃、酶解时间5h、浸提倍数为8倍。结论该工艺高效、稳定,可用于今后对贯叶连翘的研究。
|
|
|
|
1 |
裴瑾,万德光,李昌志,宋波;分光光度法测定金丝桃属药用植物总金丝桃素和总黄酮的含量[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2 |
王利宾,王旭东;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J];中成药;2001年11期 |
3 |
吴敏,王霞,许平;贯叶连翘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4年09期 |
4 |
李宏,姜怀春,邹国林;贯叶连翘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J];中草药;2001年07期 |
5 |
李建梅,孔令东;中医药治疗抑郁、焦虑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12期 |
6 |
杨秀芬,王乃平,曾繁典;中药有效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5期 |
7 |
赵中振;;西草药的发展对中医药研究的一些启示[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10期 |
|
|
|
|
|
1 |
丁如贤,许铁峰,张汉明;贯叶连翘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
2 |
秦路平,丁如贤,张卫东,郑水庆,管阳太,胡耀铭;积雪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抑郁作用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3 |
李翠芹,王喆之;从贯叶连翘中提取金丝桃素的工艺探讨[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6期 |
4 |
符少剑,李诗南,宋玉萍,黄昭信;七叶神安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自身对照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5 |
童建明,林德云;中药治疗心境恶劣的国外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年04期 |
6 |
;应激和传统药物[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年04期 |
7 |
胡思荣;平心忘忧汤治疗抑郁症470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6年02期 |
8 |
侯艳宁,朱秀媛,程桂芳;黄芩甙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_(450)及其亚家族的诱导[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年02期 |
9 |
谈增毅,高蓉;贯叶连翘浸膏的工艺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2年03期 |
10 |
王文辉,赵庆芝,彭永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