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小伟,朱驹,周有骏;G四链体晶体结构及其小分子配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年06期 |
2 |
陆涛,韩海泳,倪沛洲,Laurence H.Hurley;G-四链体DNA:抗肿瘤药物的潜在靶点[J];药学进展;2001年02期 |
3 |
王剑虹,何长民;肽核酸寡聚体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年03期 |
4 |
冯瑞元,汤寿廷;人体感染犬复孔绦虫一例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1期 |
5 |
周慧娟,陈家旭,梁幼生,丁绍铎;短膜壳绦虫和长膜壳绦虫成虫及虫卵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7年01期 |
6 |
包怀恩;吡喹酮对牛肉绦虫作用的形态和组织化学观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3期 |
7 |
陈启仁,徐伏牛;缩小膜壳绦虫感染一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1期 |
8 |
安春丽,于秀华,庞昕黎;微小膜壳绦虫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脂酶定位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2年Z2期 |
9 |
张莉莉,陶洪,张炳翔;关于亚洲无钩绦虫鉴定依据的说明[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6期 |
10 |
臧蔚明;上海第六制药厂机构改革跨出新步伐[J];上海医药;1994年10期 |
11 |
卢致民,唐宏伟,张进顺,刘向东;吡喹酮对体外培养微小膜壳绦虫作用的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2 |
范秉真,马云祥;关于对“亚洲无钩绦虫感染者在云南省首次发现”的更正意见[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1期 |
13 |
陆涛,郭聪琳,倪沛洲;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菲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4 |
吴昊;罗旭;郭继卫;李景波;;构建优质服务链体系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J];重庆医学;2007年02期 |
15 |
范树奇,孙明芳;在我国首次发现线中殖孔绦虫感染一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4期 |
16 |
程功煌,林宇光;我国绦虫纲各目特征及分目检索表[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年03期 |
17 |
陈士林;试论中药港亟待培育的配套体系[J];世界科学技术;1999年04期 |
18 |
;人绦虫病、猪囊虫病是怎样循环感染的[J];肉品卫生;1999年07期 |
19 |
Sukhdeo MVK
,Sukhdeo SC
,潘劲草;蠕虫对宿主体内最适寄生部位的选择[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5年04期 |
20 |
王菲,马清钧;抗CD5单链抗体融合毒素的研究[J];卫生研究;1998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