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贫血铁代谢指标测定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铁代谢指标对慢性病贫血(Anemiaofchronicdisease,AC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学方法分别测定70例ACD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铁(SerumIron,SI)、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TIBC)。ROC工作曲线选择ACD并发缺铁患者SF临界值。结果64.3%ACD患者骨髓铁染色外铁阴性,提示伴有缺铁;伴缺铁性贫血组(Anemiaofchronicdisease-IronDeficiency,ACD-ID)和非缺铁性贫血(Anemiaofchronicdisease-nonIronDeficiency,ACD-NID)SI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CD-ID组SI、SF显著低于ACD-NID和对照组(P0.01);ACD-ID组TIBC高于ACD-NID和对照组。ROC工作曲线选择ACD-ID患者SF临界值为40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78.6%,特异性为96.7%。结论ACD患者铁代谢指标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SF低于40μg/L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
|
|
|
1 |
王引虎;王琰;朱国斌;闫勇力;路俊霞;高亮;;移居高原不同海拔健康青年铁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0年11期 |
2 |
宋瑞澄;伍丽贞;郑敏;;儿童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的正常值[J];广州医药;1987年06期 |
3 |
张诗颜;潘利琴;连国军;曹建明;;三试剂自动分析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5-Br-PADAP直接光度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10期 |
4 |
张慧,杨金玲,黄兰玲,刘瑞明,淡以锐;贫血患者血清铁 铁蛋白 细胞内外铁检测结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5 |
何全利;刘伟;段爱军;;焦作市健康青春期男、女性血清铁蛋白水平调查[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5期 |
6 |
邹贵良,桂炳东;献血员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1994年03期 |
7 |
姚维业;徐志惠;;单一试剂快速直接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J];天津医药;1990年03期 |
8 |
焦晋兰;王福生;;健康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调查[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3期 |
9 |
廖湘成;秦雪;李山;李若林;莫曾南;高勇;谭爱花;杨晓波;陈智平;;广西防城港地区1872例成年男性不同年龄段铁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03期 |
10 |
吴春兰,杨永青;450名2~5岁健康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其临床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8期 |
11 |
刘朝一;;介绍一种简便的高敏度的铬天青B血清铁测定法[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12 |
李秀梅;;职业女性红细胞相关指标及铁蛋白的变化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8期 |
13 |
赵长容;连国军;潘利琴;曹建明;;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6期 |
14 |
连国军;赵长容;曹建明;李东;谢作叙;;以5-Br-PAD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05期 |
15 |
连国军;赵长容;曹建明;谢作叙;;以Nitro-PAPS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10期 |
16 |
胡凯;游国文;饶洁;叶琛;;以5-Br-PAPS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07期 |
17 |
花天放;;营养性免疫: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6年03期 |
18 |
郑白羽,孙秀峰,吴世全,戴建华,胡小琪,王文广;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铁蛋白分布的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8年05期 |
19 |
张书圣,陈洪渊,焦奎;OAP-H_2O_2-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新体系测定人血清铁蛋白[J];化学学报;1999年08期 |
20 |
魏文清,王仁芝,蒋中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人血清铁蛋白[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