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礁滩发育带储层测井微相判识方法
【摘要】:本文从关键井入手,以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信息结合岩心资料,进行了测井沉积微相的精细描述,建立了礁核、礁间海、台内生屑滩、台地边缘滩4种主要沉积微相测井定性识别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交会图技术和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定量识别交会图版和Fisher判别公式,沉积微相识别结果符合率达80%以上,形成了不同相带储层测井微相识别关键技术,解决了礁滩储层岩性岩相复杂,沉积微相难以识别的难题。
|
|
|
|
1 |
文政,雍世和,王中文;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J];沉积学报;1996年01期 |
2 |
张福明,李洪奇,邵才瑞,白彦彬,张巨兴,曹峰,王占忠,焦翠华;神经网络和分形几何方法在识别测井沉积微相中的应用[J];沉积学报;1997年03期 |
3 |
王金荣,刘洪涛;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4 |
赵军龙;;南梁油田华64区沉积微相分析技术研究[J];石油学报;2008年02期 |
5 |
尹楠鑫;张吉;李存贵;李明映;朱睿哲;任宏;蒋茜;李涤淑;崔英琢;;改进的基于目标的高精度沉积微相建模方法在苏14加密实验区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
6 |
谢林泽;;论杨家坝油田阜一段沉积微相[J];城市地理;2017年10期 |
7 |
薛林福,王剑,王东坡,梅启太,孙权;储层沉积微相带自动跟踪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1期 |
8 |
宋成辉,王志章,漆家福,李晓,张春雷;多参数综合方法判别沉积微相[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9 |
国吉安;杨志刚;刘会毅;陈栋;罗江云;;吴起王洼子地区长2沉积微相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年13期 |
10 |
尹楠鑫;国殿斌;李中超;李明映;张倩萍;贾海松;何康;张宁;;沉积微相-岩石相随机模拟及其控制下的属性建模——以苏里格气田苏49-01加密试验区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
11 |
许少华,何新贵,梁久祯;一类正则模糊神经网络及在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2年03期 |
12 |
冉启全,李士伦,顾小芸;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
13 |
冉启全,李士伦,李元元;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02期 |
14 |
李伟峰;王艳;苏丹丹;余海棠;姬万荣;;基于水动力能量分析确定有利沉积微相带分布研究——以下寺湾油田研究区延9储层沉积微相划分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
15 |
涂乙;谢传礼;;沉积微相约束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建模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4期 |
16 |
杨熙;赵永刚;;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5期 |
17 |
徐海;都小芳;高君;孙红军;郑磊;陆红梅;胡鹏;;基于波形聚类的沉积微相定量解释技术研究——以中东地区X油田为例[J];石油物探;2018年05期 |
18 |
黄飞;;M油田北块主力层系沉积微相分析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
19 |
赵丽平;陈莉;谭明友;张明振;宋艳芳;;曲流河沉积微相的三维地震描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6期 |
20 |
孟凡兴;曹路通;潘永学;;井震联合煤系沉积微相及其演化特征预测[J];中国煤炭;201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