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机最佳焦面位置ANFIS预测
【摘要】: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空间相机结构件和光学元件发生变形,导致焦距的变化和像差的增加,是影响空间相机在轨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将使用比例共轭梯度法改进后的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逼近像质、像面位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在使用地面热光学实验数据对系统进行训练后,输入环境温度可以得到不同像面位置的调制传递函数,从而实现空间相机最佳焦面位置的预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调制传递函数预测值随编码器值变化曲线和调制传递函数实测值随编码器值变化曲线趋势一致,调制传递函数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绝对值0.02,根据预测值得到的最佳焦面位置和实测结果相同,利用ANFIS实现空间相机最佳焦面位置的预测是可行的。
|
|
|
|
1 |
李松,张立平;空间相机偏流调整旋转轴系的设计与精度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2期 |
2 |
李威;李朝晖;颜昌翔;王延风;王家骐;;胶片型空间相机的快门设计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
3 |
曹小涛;徐抒岩;赵运隆;;空间相机连续调焦地面仿真测试系统设计[J];液晶与显示;2011年03期 |
4 |
李朝辉,武克用;图像矩心内插法在空间相机实时检焦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0年04期 |
5 |
陈荣利;马臻;杨文刚;余雷;贺天兵;李英才;;空间相机热光学分析与试验验证[J];光子学报;2010年11期 |
6 |
徐之海;陈跃庭;王琦;刘兆军;李奇;;面阵空间相机稳像补偿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5期 |
7 |
钟兴;金光;张雷;;基于目标的全色TDICCD空间相机信噪比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
8 |
安源;齐迎春;;空间相机直线调焦机构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3期 |
9 |
赵晓熠;谢蓄芬;张伟;;基于FY-2C的大口径空间相机辐射定标研究[J];应用光学;2010年05期 |
10 |
武星星;刘金国;周怀得;徐东;孔德柱;;DSP空间相机控制器的在轨程序重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4期 |
11 |
李威;郭权锋;;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J];中国光学;2011年03期 |
12 |
李朝辉,匡海鹏,韩昌元,武克用;空间相机相关法实时检焦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02期 |
13 |
盛磊;陈萍;孙东华;;轻型空间相机遮光罩组件的研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2期 |
14 |
曹小涛;胡君;吴伟平;赵运隆;;基于FPGA和PCI总线的空间相机温控测试电路设计[J];光机电信息;2010年08期 |
15 |
吴清文,杨洪波,杨近松,陈长征,王忠素,刘宏伟,高明辉;空间相机中主镜及其支撑方案设计与分析方法[J];光学技术;2004年02期 |
16 |
薛军;孙宝玉;吴澜涛;刘巨;占少民;;空间相机CCD电箱热分析计算[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7 |
贾学志;金光;贾继强;安源;徐振;;轻型空间相机主承力基板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
18 |
贾学志;王栋;张雷;安源;姚劲松;金光;;轻型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的优化设计与精度试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8期 |
19 |
赵立新;;空间相机外遮光罩的非稳态温度场计算[J];航天器工程;1996年04期 |
20 |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中文总目次(第27卷)[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