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车录锋,周晓军,徐志农,程耀东;可拓方法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工件识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
2 |
卢敏,夏炜;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J];无线通信技术;2004年04期 |
3 |
郭建新,王大鸣,冉崇森,胡捍英;空时分组编码的MC-CDMA下行链路性能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8期 |
4 |
车录锋,周晓军,徐志农,程耀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机器人工件识别[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11期 |
5 |
胡庆,杨静宇;透视畸变和局部遮挡工件的识别方法[J];机器人;1988年03期 |
6 |
张豫伟,鞠德航;信源—信道联合分组编码的性能限[J];通信学报;1992年02期 |
7 |
孙宇,张世琪;用于FMS的工件识别技术及装置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5期 |
8 |
吴保国,叶臻,曾洪雷,谢铭培;基于环形窗口的主动式工件识别方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9 |
张凌,孙薇,何永保;多层前馈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图象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年05期 |
10 |
张凡,邓建国,李巍;一种降低OFDM峰均比的编码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05年18期 |
11 |
朱建国,程义民,王以孝;空时分组码的简化译码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4期 |
12 |
陈守煜;胡吉敏;;可变模糊方法及其在工件识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9期 |
13 |
王红涛;傅卫平;康业娜;;工件图像识别的边缘匹配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5期 |
14 |
吴军民,张官元;数字远方保护信号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9期 |
15 |
刘枫,张太镒,孙建成;基于非线性空时编码系统的自适应信道估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
16 |
刘勤,杨家玮,李建东;空时分组编码用于提高系统容量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10期 |
17 |
王信义;;自动化生产中工件自动识别的数据载体[J];机械与电子;1992年01期 |
18 |
张向东,孙薇,金锦良;多层前馈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图像识别[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年05期 |
19 |
梁晓燕;王天宝;;选择映射法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20 |
雷贲;张专成;杨慧雅;;一种基于量化抖动和分组编码的图像水印算法[J];计算机安全;2007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