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滇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高空环境场分析
【摘要】:应用云南蒙自探空站2001-2004年的高空风、特性层资料分析了滇东南上空冬、春季到热带急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大气层结的影响,结合蒙自711数字化雷达站在其春季(3-4月)中观测刭的强冰雹云回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高空副热带急流是造成滇东南地区大气不稳定层结的重要因子之一,天气系统触发不稳定大气层结产生强冰雹云,副热带急流具有加强、维持发展的作用。
|
|
|
|
1 |
李吉顺;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各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J];气象;1983年05期 |
2 |
高庆凯,李洪勣,刘金玉;强对流天气的地面中尺度概念模式及其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1987年07期 |
3 |
翟国庆;朱持则;俞樟孝;;湿有效能量在强对流中的应用[J];浙江气象;1989年01期 |
4 |
杜惠良;卢家麟;滕卫平;;地面物理量场与天气雷达图相结合在强对流现时预报中的作用[J];浙江气象;1990年01期 |
5 |
林建华,徐新法;湖州市雷达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报系统[J];浙江气象;1994年04期 |
6 |
王令;1995年江西省气象台利用雷达回波制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评述[J];江西气象科技;1996年03期 |
7 |
史久恒,谢义明,刘巧根;扬州地区强对流天气的专业气象短时预警服务系统[J];气象科技;1997年02期 |
8 |
余良茂;1995、1996年出梅后至9月底我省强对流天气特点[J];浙江气象;1997年04期 |
9 |
高荣;;南方强对流天气频发 北方旱情持续发展[J];气象;2007年07期 |
10 |
冯志娴,郑媛媛;1989年5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云图分析[J];气象;1990年08期 |
11 |
陈剑平;8月强对流天气单站短时订正预报[J];江西气象科技;1995年03期 |
12 |
赵玲,胡仕振,吴振强;严重影响云浮的一次强对流天气[J];广东气象;1997年01期 |
13 |
山义昌,刘桂才,张秀珍,高晓梅;鲁北沿海强对流天气多发的成因及临近预报[J];气象;2003年11期 |
14 |
叶爱芬;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J];广东气象;2004年01期 |
15 |
石磊,杨金玲,王日东;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4年03期 |
16 |
肖风劲;强对流天气频繁 气象灾害损失较重——2005年5月[J];气象;2005年08期 |
17 |
张信华;余建华;范明福;周博扬;罗旭;;闽北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异同点分析[J];气象;2010年06期 |
18 |
俞樟孝;从黎强;任鸿翔;朱持则;;浙江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和预报[J];浙江气象;1989年03期 |
19 |
王笑芳,丁一汇;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的研究[J];大气科学;1994年02期 |
20 |
刘跃红,司福意;地面辐合线与强对流天气落区[J];河南气象;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