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林五种乔木蒸腾模拟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较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园林常用5种乔木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植物蒸腾作用与周围环境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太阳有效辐射)及植株叶面积指数相关关系研究,利用Javis公式计算冠层气孔阻力,再采用PM公式计算冠层蒸腾速率、植株日蒸腾量,并分析不同乔木的冠层气孔导度对环境主要驱动因子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五种被观测乔木中,国槐耗水量最大,白蜡耗水量最低,植株蒸腾量大小依次为国槐银杏杜仲臭椿白蜡(P0.01)。从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及蒸腾量与环境驱动因子太阳辐射与水气压亏缺的相关关系来看,在保障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国槐长势好于其他4种乔木,其对水分的利用不够经济,在干旱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节水。
|
|
|
|
1 |
沈平;常承秀;张永强;朱惠英;韩淑琴;王新东;田炜;;槐豆木虱发生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调查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
2 |
薜建宏;;漆树的生长、产漆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调查[J];中国生漆;1989年02期 |
3 |
余建华,钱银才;青梅落叶原因调查分析[J];林业实用技术;1992年09期 |
4 |
彭方仁;;大叶樟苗木的高生长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J];林业科学;1992年03期 |
5 |
刘足根,朱教君,胡理乐,王贺新,毛志宏,李秀芬,张立君;间伐对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境和更新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5年03期 |
6 |
赵文飞;王华田;亓立云;张迎辉;;春季麻栎树干边材木质部液流垂直变化及其滞后效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
7 |
曹奇光;张学培;牛丽丽;杨文文;;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林生理生态特点分析与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3期 |
8 |
贺春梅;;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环境因子的调控[J];北方园艺;2007年05期 |
9 |
王广军;张彦妮;何叶;;不同情况复叶槭(Acer negundo L)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
10 |
于鹏;邰忠文;;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
11 |
李迎春;杨清平;陈双林;吴明;;厚壁毛竹春季光合日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初探[J];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
12 |
万丹;喻武;张博;周金星;周小玲;;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13 |
黄建雄;郑凤英;米湘成;;不同尺度上环境因子对常绿阔叶林群落的谱系结构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
14 |
杜娟;郭红珍;高宝嘉;袁一杨;;不同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环境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5 |
吴志伟;贺红士;刘晓梅;邓华卫;贺伟;李晓娜;李淑华;宋国华;王全波;;丰林保护区地表森林死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16 |
刘明国;唐敬超;王玉涛;丁士富;;辽西地区油松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7 |
李荣华;邓琦;周国逸;张德强;;起始时间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
18 |
穆天民;;森林生态学的内容及研究的目的[J];内蒙古林业;1983年01期 |
19 |
夏江宝,刘信儒,王贵霞,杨吉华,吕爱霞,于洪泰;土壤水分及环境因子对刺楸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2期 |
20 |
吕爱霞,杨吉华,夏江宝,郑兆亮,王兆品;3种阔叶树气体交换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3期 |
|